你知道历史上广纳贤才的故事吗列举一个写下来

如题所述

1、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2、范蠡三次隐居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 成功。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 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

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4、管仲助齐称霸

齐桓公二年(前684年),桓公又对管仲说:“我想加强军备。”管仲又说:“不行。”桓公不听,果然修治军备。一次,宋夫人惹怒了齐桓公,桓公怒对管仲说:“我想伐宋。”管仲说:“不可以,我认为内政不修,对外用兵不会成功。”桓公不听,果然起兵伐宋。各诸侯兴兵救宋,把齐军打得大败。 [15] 

齐桓公三年(前683年),管仲建议出兵问罪不遵礼法的谭国。谭国本来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结果很快就被齐国消灭。齐国没费力气消灭了谭国,扩大了国土。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国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安定宋国之计。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也被邀请,但没有参加。管仲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国消灭。鲁国本来比较强大,但因接连被齐国打败,又看到诸侯国都服从齐国,不服从齐国的遂、谭两国又被消灭,所以也屈服了齐国。

不久,齐国与鲁国和好,在柯(今山东东阿西南)会盟。就在这次会盟中,发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曹沫迫使齐国归还之前鲁国所有失地,齐桓公事后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国不该失信让齐桓公归还了失地。

齐桓公六年(前680年),鲁、宋、陈、蔡、卫都先后屈服齐国,谭、遂两国早已消灭,只有郑国还在内乱。管仲因此建议齐桓公出面调解郑国内乱,以此来提高齐国的地位,加速实现做霸主的目的。郑国自厉公回国杀了子仪,又杀了恩人傅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称君后,为巩固君位,就要联合齐国。管仲抓住这一时机,建议齐桓公联合宋、卫、郑三国,又邀请周王室参加,于鄄(今山东鄄城)会盟。

齐桓公七年(前679年),管仲又让齐桓公以自己名义召集宋、陈、卫、郑又在鄄会盟。从此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

5、狄仁杰两荐张柬之

武则天曾问狄仁杰:“朕希望能找到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宰相重任,您看谁比较合适?”

狄仁杰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风流的人才,那么宰臣李峤、苏味道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您若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张柬之年纪虽老,但却有宰相之才。”武则天遂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 

后来,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道:“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

武则天道:“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

狄仁杰道:“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

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为宰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蠡 (春秋末期政治家、商业理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狄仁杰 (唐朝、武周政治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3
曹操任用人才主要是在早年。首先是他提出唯才是举,打破了当时需要门阀,地位的这一传统。其次就是不拘小节,郭嘉其人,平时个人生活比较放荡,常常有人告状给曹操,他一笑置之。贾诩设计致使曹操长子和爱将典韦生故,但是后来贾诩投靠曹操,曹操礼遇有加,一直没有因为为难贾诩。

管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国贤才,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管仲还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这一切,使得齐桓公十分关注有才干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国君来说是多么重要。他想,光有一个管仲还不行,还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这样的人才行。于是齐桓公决心广纳贤才,他命人在宫廷外面燃起火炬,照得宫廷内外一片红红火火,一方面造成声势,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来晋见的八方英才。然而,火炬燃了整整一年,人们经过这里时,除了发些议论或看看热闹外,并无人进宫求见。大臣们只是,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竟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在宫门口请求进去见齐桓公。

门官问乡下人:“你有何才干求见大王?”

乡下人回答说:“我能熟练地背诵算术口诀,我希望大王接见我。”

门官报告了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十分好笑,背诵算术口诀算什么才能?于是让门官回复乡下人说:“念算术口诀的才能太浅陋了,怎么可以接受国君的召见呢?回去吧。”

乡下人不卑不亢地说:“听人们说,这里的火炬燃烧了整整一年了,却一直没有人前来求见,我想,这是因为大王雄才大略名扬天下,各地贤才敬重大王希望为大王出力,又深恐自己的才干远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纳,因此不敢前来求见。今天我以念算术口诀的才能来求见大王,我这点本事的确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王能对我以礼相待,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礼贤下士的一片诚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呢?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一石一土,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广纳百川,才有它的深邃。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也要经常去向农夫樵夫请教,,才会使自己更加英明起来啊!”

齐桓公听了乡下人的这一番话,被深深打动,认为乡下人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马上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地贤才纷纷前来,络绎不绝。齐桓公大为高兴。

一个统治者若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1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期,处于西部边陲、国力不强的秦国跟其他大国相比毫无优势,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当齐桓公称霸中原之时,秦已将势力扩展至华山之下,居有今陕西省整个关中地区,隐含东进之势。秦穆公约与晋文公同时,其即位之初,即雄心勃勃地广招贤才,欲为强国,亦为其东进预作准备。可最让他头痛的就是缺乏贤士能人。
有一次,秦穆公派九方皋去寻找一匹良驹。三天后,九方皋回来复命,说良驹已寻得。秦穆公大喜,便问:“此马如何?”
九方皋答道:“此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穆公立即叫他牵马来见,可九方皋牵来的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见后很不高兴,认为连马的色泽和公母都不能分清的九方皋,挑选出的马肯定不会是什么好马,便连看都不想看了。
后来,穆公在伯乐的一再劝说下才肯试骑,没想到那匹马果真是一匹举世无双的良驹。秦穆公从这件事上明白了一个道理,用人不应被其外表所蒙蔽,应当看到他 的优点。于是,秦穆公便在全国各地广纳贤能之士,希望普天之下的人才都来投靠他。没过多久,有人禀告他说,百里奚有治国安邦之才,但是目前被困在楚国喂 牛。听到此事,秦穆公立刻命人到楚国去,但又担心重金聘请会让楚王产生怀疑,便命使臣到楚王那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百里奚。楚王不想和秦国发生冲突,便收下那 五张羊皮,将百里奚交给了秦穆公。
百里奚跟随使臣回到秦国后,秦穆公把他引为座上宾。百里奚感激之余,便尽心尽力地辅佐秦穆公,还将自己的好朋友蹇叔推荐给了穆公。
秦穆公在百里奚、蹇叔二人的辅佐下,采取富国强兵的政策,注重法治,兴利除弊,秦国逐渐强盛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