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毒药砒霜现在叫什么?

如题所述

砒霜啊,现在叫做三氧化二砷。这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因为它的外观看上去是白色的霜状粉末,所以就叫做称砒霜了。


至于这个“砒”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把未进行加工的含有三氧化二砷石头称呼为砒石。进行精炼之后,就是砒霜了。这个"砒"字由"貔"而来。貔传说是一种吃人的凶猛野兽。

要说这个砒霜啊,在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了,众所周期的是武大郎了,他就是被奸夫淫妇西门庆和潘金莲用这个毒药给弄死的。然后武松为哥哥报仇,干掉了茶婆、嫂子、西门庆,然后就上了梁山了。

我们先不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演义的,只能说是在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就知道砒霜是一种毒药了。

要是古代人对砒霜的认知,这个是不分国界的,在历史上1世纪希腊医生第奥斯科里底斯叙述焙烧砷的硫化物以制取三氧化二砷,用于医药中。也不知道被他治疗的人,有没有成功的活下去。

中国的古代炼丹学家们,也在炼制仙丹的时候,无意中搞出来过这个东西,是不是这吃了仙丹的人,都满满的中毒死掉了。感兴趣的,可以查查的,据说是曾经有过清华和北大的学者按照先人的配方,成功炼出过含有三氧化二砷的物质。等到了中国北魏末期农学家贾思勰编著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这里面就靠谱多了,直接就是告诉大家,可以用这个东西进行杀虫子了。

哦,里面的那个雌黄,那里面就有三氧化二砷了。233333333

 

话说死于三氧化二砷的历史名人,应该是挺多的,只不过不能一一核实。我也是道听途说而来的,

像是光绪,据说死因就是被慈禧老佛爷用掺杂了砒霜的点心给毒死的。还有那个朝鲜的末代皇帝,叫李拓的,说也是被日本人用砒霜毒死的。这两个事情的真相,已经掩盖在了历史的场合里。不过,说是拿破仑也是因为砷化物的慢性中毒挂掉的,这个还是据说有化验报告支持的。

要说,古代人能够得出什么东西有毒没毒,也没有什么显微镜各种化学试剂,因为科技水平在那里了。这能够得出了砒霜有毒,岂不是就是用人命给堆积出来的经验么?这历史上不知名的死于砒霜的人物又有着多少,就让我们不晓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5

砒霜嘛,高中化学都学过,号称毒物之王。主要成分就是砷,三氧化二砷在天然状态下毒性并不强,但是它的化合物往往具有很强的毒性。无色无味的单斜晶体,加热了就会散发出类似大蒜的臭气。它的毒性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吃了以后会立刻导致肝脏变性坏死,肝脏充血,还会致癌突变,对皮肤,体内黏膜都有很强的腐蚀性。

而且提醒大家,在吃海鲜的时候,不要过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西红柿啊橙子啊等等。因为海产品富含丰富的抗氧化剂虾青素,但是当它遇到维生素C就会使海鲜里的五氧化二砷成为三氧化二砷,经常这样食用搭配会造成慢性砒霜中毒。日常生活中,如果轻度的砒霜中毒,大家可以把绿豆150克捣碎,鸡蛋清5个,调匀后服下。

其实,砒霜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它也有很多的药用医用价值。少量摄入砒霜对人类的健康有益,它产生的微量毒素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血液疾病。甚至可以治疗一些肿瘤疾病,特别是急性脊髓白血病。砒霜所产生的三氧化合物可以使得畸形蛋白质产生自我消灭的能力,从而使白血球的生长恢复正常。

在中药理论中,砒霜还可以主治寒痰哮喘;疟疾,痔疮;恶疮等等。。



而且砒霜还可以运用到玻璃、搪瓷、颜料工业的制品和杀虫剂啊、皮革保存剂啊咱们所熟悉的防腐剂啊。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运用得当它才会更好的服务我们人类。


第2个回答  2017-06-15

砒霜我们在古装电视剧砒霜估计是必备之物。现在还有砒霜吗?肯定是有的,只是现在叫三氧化二砷。它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这是经某几种指定的矿物处理过程所产生的高毒性副产品,例如采金矿、高温蒸馏砷黄铁矿(毒砂)并冷凝其白烟等。



几个世纪以前,杀手们选择砒霜作为杀人的工具,除了它的毒性之外,还因为砒霜无臭无味,难以在尸体上被检验出来。早期,砒霜中毒的症状往往被人们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直到19世纪20年代,法国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死后,科学家们才从他的身上检验出砒霜,并意识到这种有毒物质的致死作用。

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据说鹤顶红也是三氧化二砷一种哦。可见砒霜的毒性之强。

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2.可把烧焦的馒头研末,让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也可大量饮用牛奶(3-5瓶)、蛋清(4-5个)以保护胃粘膜。

然而医疗研究显示,少量摄入砒霜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有益,而且这种剧毒物质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血液疾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致力于开发砒霜的良性作用。给砒霜正名的时候到了。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从来不缺乏关于毒药的各种传说,再加上现代电视剧和古典小说的夸张和渲染,更给毒药添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毒药就成了人们眼中一种十分奇特有玄幻的存在。

01、古代的砒霜

古代的毒药种类繁多,比较有名的是八种,包括最有名的鹤顶红、砒霜,还有断肠草、鸩酒、见血封喉等,其中我们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砒霜,砒霜没有气味,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由于形状是粉末的,颜色呈白色,所以被命名为砒霜。当砒霜进入人体之后,会破坏到我们的呼吸细胞,使我们体内的组织细胞无法获得必需的氧气,从而导致人死亡。另一方面,砒霜还会破坏和刺激我们的肠胃部位的黏膜,使细胞出血溃烂,进一步损害到我们的肝脏。

02、砒霜的获得

在现代,想要获得毒药是很不容易的,公安部门和医疗单位对药物的管理都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在古代,砒霜是很容易获取的,并且价格低廉,用途也比较广,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毒药之王。在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中,武大郎就是被妻子潘金莲用砒霜害死的。此外,砒霜在水中容易沉积,反而容易被发现,所以大多数下毒的人是放在粥或者米饭中作案,而不是许多小说中那样放在酒水中。

03、现代的砒霜

砒霜的化学名称叫做三氧化二砷,民间俗称砒霜。形态呈粉末状,白色,由于技术的进步,提炼程度更加纯净,性质也比古代要稳定很多。

第4个回答  2017-06-15

这个问题呐,一般高中化学都会有涉及到。古代的砒霜,现在称之为三氧化二砷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微溶于水,较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所以现在的砒霜名字也与其成分息息相关。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西门庆和潘金莲合伙将武大郎毒死,正是用的砒霜。砒霜过量食用,会导致人体砷中毒。砒霜之前常常被开发用来制杀虫剂或灭鼠药。但由于毒性强烈,砒霜常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杀人的工具。两千多年来,砒霜就一直与“中毒”、“暴死”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声名狼藉”。但是由于检验手法的先进,砒霜这种投毒方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淘汰,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寻找新方法来逃避追责。

其实,砷有时候也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少量的砷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蛋氨酸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头发、皮肤和指甲的生长紊乱。少量的砷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临床治疗中,中医药中使用砒霜0.01~0.03配伍用于治疗哮喘,并且有降血压的作用。通过20余年的临床观察,砒霜可以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同时发现外用皮肤有美容的作用。在一般的化妆品,护肤品中都会含有微量的砷。但是也确实有不法商贩,为了谋利,在生产化妆品是加入过量的砷。导致使用者砷中毒。

所以,小编认为,万物皆有两面性,重在求之平衡。生活中,应注重砷的摄入量,才有健康的身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