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秋画谁的诗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1、“青山不墨千秋画”出自清代林则徐的《林则徐全集》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2、“青山不墨千秋画”的意思是青葱的山岭,是一幅千年不腐、不着笔墨的山水画卷。

原文: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

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妨人不堪。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译文:

青葱的山岭,是一幅千年不腐、不着笔墨的山水画卷,但永远像美丽的画一样原色不败,绿莹莹的流水,是一具万年常响、无需丝弦的悠扬古琴,永远奏响美丽的声音。

苦心经营的人,老天最终不一定会辜负他;手段毒辣的人,要小心人家因不堪其辱而奋起反击。

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把清水都能当成香茶来品的境界,那么他应当相信农家的粗茶比酒更香吧。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

扩展资料: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5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林则徐全集》。

原文: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

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妨人不堪。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译文:

翠绿的青山不是擅画者非凡的笔墨所画,但永远像美丽的画一样原色不败。绿莹莹的流水,是一具万年常响、无需丝弦的悠扬古琴,永远奏响美丽的声音。

苦心经营的人,老天最终不一定会辜负他;手段毒辣的人,要小心人家因不堪其辱而奋起反击。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把清水都能当成香茶来品的境界,那么他应当相信农家的粗茶比酒更香吧。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

扩展资料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人的这句话显示了他伟大的爱国精神。

爱国不仅仅是句口号,更需要实际行动,体现的是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统一。只有热爱祖国,才能心系人民,捍卫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在关键时刻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对于林则徐来说,当他受命去禁烟之时,已经料到此次南下凶多吉少,特别是下面这件事很能说明这个情况。

在林则徐应召进京时,他的好友龚自珍的生活已经十分潦倒了,收入少得可怜,生活艰辛无比,长久以来就靠借贷度日,由于诗人特有的个性,仕途坎坷异常,漫长的官场生涯中只提升过一次,由七品升为六品。

林则徐进京之时,龚自珍已经借贷无门,所有的上司都得罪了个遍,前途也是极其黯淡。林则徐来京,给龚自珍带来了希望,他希望这位旧友能给他安排南下做事。于是,数九寒天,龚自珍穿着夏天的单衣,连个帽子也没戴,拎着一把破破烂烂的大蒲扇,兴冲冲地上门拜访。

林则徐的护卫将之拒之门外,龚自珍苦苦解释,但此时的林则徐忙得不可开交,也根本没有时间接待龚自珍。虽然后来见了一面,但人多,没法细说,不得已的情况下,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一封信,而这封信还是林则徐出京后在轿子里才看到的。

林则徐立即回信龚自珍,说兄有南游之意,不是我阻拦你,事势有难言之处,我派人当面向你解释。林则徐知道龚自珍是个人才,给他安排个工作也非难事,但他不想将朋友拖入禁烟的旋涡,而有些话又不敢在信中明说,于是,他派亲信前去当面解释。林则徐当官就是谨慎,一句“事势有难言者”,反映了林则徐对前途不乏忧虑。

后来,林则徐越往南走,进入视野的景物越鲜明,沿途百姓欢度新年的气氛慢慢地感染了他,他的心情也渐渐地好转了起来。他想开了,再也没有顾虑了。他说了一句被人传诵百年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自己的祸福就不要考虑了,生死随他去吧。

此时,心系国家的林则徐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禁烟斗争中去了。林则徐刚踏上广东省界,广东督抚的差官早已在那迎候,他们一句话就说得则徐热泪盈眶,差官说道:“看到您来粤禁烟的告示,广东苍生激动不已。”林则徐感慨万千,谁说吸食鸦片者是无足轻重之辈,他们的死活可以听之任之,他们不也是大清皇帝的子民吗?

林则徐立即拿出了一个吸烟者的名单,指示按名单一一逮捕,同时加紧向广州进发。林则徐终于平安抵达广州,这一天是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珠江两岸挤满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们都是前来争睹钦差大臣风采的。此时的广州一片肃杀之气,外国鸦片船驶离伶仃洋,卖烟的人跑到了澳门,暂避锋芒。

国内的烟贩也惶惶不可终日,外国鸦片贩子心有余悸地说:“已经见不到一个零售商了,没有一个人来打听鸦片。”他们昼伏夜出,打探消息,但紧张之余,也对清政府的禁烟心存侥幸,因为从以往的情况判断,他们不相信清政府的官员有能力严禁鸦片。

几天后,林则徐召见广州特许经营外贸的十三行洋商,声色俱厉地斥责这些官商应为鸦片泛滥负责,现场气氛十分紧张。洋商狠心表态愿捐出亿万家产报效国家,以赎失职之罪,林则徐断然回绝,说:“本大臣不要钱,要你脑袋!”

同时,林则徐发布命令,要求外国鸦片贩子立即交出鸦片,出具英汉两种文字保证书,并发出声明:嗣后来船永远不收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林则徐发出警告,如不签署保证书,将停止贸易,并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二月初五日,粤海关告示洋商,在交烟之前,不许前往澳门。二月初八日,外国鸦片贩子凑了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交给林则徐,企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已掌握了他们手中鸦片的大致数量,立即下令传讯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决定对其采取断然措施,嚣张的外国人顿时感到了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站出来挑衅。他随第一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来到中国,律劳卑死后,义律任驻华商务副监督,后升任商务监督。义律一反律劳卑的强硬作风,弹性较大,不再追求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关系,他多次低三下四地恳求与两广总督会面,虽然一再被拒绝,也仍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青山不墨千秋画;"青山不墨千秋画 "字面意思为,翠绿的青山不是擅画者非凡的笔墨所画,但永远象美丽的画一样原色不败;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10
林则徐的诗 意思是:郁郁青山,不需要用笔墨,宛如千古不变的画卷
第4个回答  2013-11-10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其实这根本不能算诗,不合诗的格律,是用五幅对联拼凑而成,表达的意思也很浅显易懂,楼上已经写了,不再复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