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人物情节

如题所述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男主角,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真身,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敬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爱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爱的清净女儿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痛,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为了报答天恩祖德,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最后情极而毒,悬崖撒手,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人物情节:
衔玉而诞

神瑛侍者转世为人,生在京城荣国府贾府中。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通灵宝玉来,就取名叫作贾宝玉。万人皆以为奇异,说他来历不小,他的祖母贾母更是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他父亲贾政要试他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便大不喜悦。独有贾母还是命根一样。
贾宝玉家世显赫,天下推为望族。京城“八公”,贾府宁国公、荣国公占二席,且系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太祖皇帝南巡,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像淌海水似的。贾宝玉的长姊元春晋封贵妃,元宵省亲被秦可卿称为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贾宝玉从小养尊处优,所以薛宝钗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富贵闲人”。
幼年情事
贾宝玉自幼因贾母疼爱,原是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他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与林黛玉同处贾母房中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亲密熟惯些。他待丫鬟们如养花般细心体贴,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绛芸轩,自号绛洞花主(一作绛洞花王)。一次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判册,赏《红楼梦仙曲》,聆“意淫”之训,与秦可卿梦魂温存。幼年贾宝玉与秦可卿弟弟秦钟同入贾府义学。秦可卿去世,贾宝玉急火攻心,直喷出一口血来。秦可卿出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获赠蕶苓香念珠一串。秦钟夭逝,贾宝玉忧戚不尽。
贾宝玉挨打
大观园工程既竣,贾宝玉奉父亲贾政之命题对额,初露才华。元春省亲后,贾宝玉同姐妹们入住大观园。春日,宝黛共读《西厢记》,相约葬花。贾宝玉与凤姐中了马道婆魇术,一僧一道为通灵宝玉除邪,养了三十三天方愈。四月二十六日,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初识蒋玉函,获赠茜香罗。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贾宝玉同薛宝钗的一样,宝黛生疑。五月初,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宝黛因此大吵一场,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坏了往日亲手做的穿玉的穗子。事后贾宝玉赔礼道歉,被薛宝钗讽为“负荆请罪”。在听唱《葬花吟》和史湘云劝学风波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两番诉肺腑,二玉爱情开始觉醒。
端午节后,贾环诬称“贾宝玉调戏金钏儿致其被撵投井”,忠顺王府查问贾宝玉“藏匿蒋玉函”之罪,两案并发,贾宝玉被贾政一顿毒打。薛宝钗送来了治棒疮的丸药。林黛玉两个眼睛哭的桃儿一般,贾宝玉托晴雯带给她两条旧帕传情。莺儿给贾宝玉打梅花络,薛宝钗忽叫打玉络,又用金线配搭,隐喻金玉姻缘。薛宝钗在贾宝玉床边绣鸳鸯,忽见他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对前日挨打事件做一收束。因在梨香院亲睹贾蔷、龄官恩爱情景,贾宝玉情定林黛玉。
好事多魔
仲秋,探春建海棠诗社,贾宝玉在诗社里别号怡红公子,与姐妹们作海棠诗、菊花诗。听刘姥姥讲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的故事,贾宝玉派小厮焙茗出城寻找若玉庙。栊翠庵品茶,妙玉取中贾宝玉是个些微有知识的。凤姐生日泼醋,平儿挨打,贾宝玉领她到怡红院理妆。鸳鸯抗婚,贾宝玉与袭人、平儿一起替她分忧解难。赖大家设宴,贾宝玉与柳湘莲话旧,追忆秦钟。初雪,芦雪亭联诗,贾宝玉落第被李纨罚去访妙玉乞红梅。晴雯病补雀金裘,贾宝玉细心照顾。
翌年孟春,江南甄夫人来访,贾宝玉梦见甄宝玉。因忧虑林黛玉终身大事,丫鬟紫鹃以情辞试探贾宝玉真心,致其急痛迷心。清明时节,贾宝玉病愈。四月二十六日,红香圃设午宴,香菱斗草时弄脏了石榴裙,贾宝玉让袭人找来一件裙子给她换上。怡红院夜宴,贾宝玉与姐妹们开怀畅饮。次日,贾宝玉与邢岫烟论道,回赠妙玉字帖。自秋及冬,贾宝玉感伤二尤悲剧,弄得神色若痴,语言常乱。
又是一年仲秋,贾宝玉历经抄检大观园诸事,作《芙蓉女儿诔》《紫菱洲歌》寄托忧思。薛蟠新娶夏金桂,贾宝玉为香菱命运担忧。因这些羞辱惊恐悲凄,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养病四个月。听闻夏金桂用计迫害香菱,贾宝玉特往天齐庙求疗妒方。
大故迭起
贾宝玉两番入家塾。林黛玉梦魇的同时,贾宝玉也梦魇,一叠连声嚷心疼,只说好像刀子割了去的似的。元春染疾,再问金玉缘。通灵宝玉夜放红光,喜信发动。北静王仿制通灵宝玉相送。宝黛谈禅,贾宝玉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蒋玉函回京演出,贾宝玉赞其“极是情种”。
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妙玉扶乩云“入我门来一笑逢”,探春解曰:“若是仙家的门,便难入了。”外头闲人送来赝品假玉,致贾宝玉疯癫。因贾元春薨逝、王子腾被药死、贾政赴任在即,贾母、王夫人只得采纳凤姐掉包计,成全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姻缘。掉包计实施前,凤姐故意试探,贾宝玉道:“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傻大姐泄密,宝黛最后一次谈禅,林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金玉成婚当天,林黛玉泪尽而逝。婚后,贾宝玉到潇湘馆哭灵。
元宵节,贾府获罪抄家。宝钗生日,贾宝玉往潇湘馆悼念林黛玉。贾母病危,临死前传汉玉玦与贾宝玉。闻得妙玉被劫,贾宝玉悲伤叹惋。
悬崖撒手
甄宝玉见面谈仕途经济,令贾宝玉失望。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引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系太虚幻境变形),重阅金陵十二钗判册,领悟三世情缘。宝钗借“赤子之心”之词含功名讽谏之义,贾宝玉醒悟“从此而止,不枉天恩祖德”,于是用心攻书,如期赶考。进场前跪别王夫人,揖别李纨,话别宝钗。出场后失踪,外头喜报中第七名举人。常州毗陵驿,贾宝玉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拜别贾政,临去作歌云“我所居兮,青埂之峰”。贾政回京启奏,圣上给贾宝玉赏了个文妙真人的道号。甄士隐说“宝玉,即‘宝玉’也”,尘缘已满,仍是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形质归一。遗腹子贾桂,与李纨之子贾兰合为兰桂齐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8
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 “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贾宝玉:
活脱脱一个混事魔王。
口含通灵宝玉的绛洞花神,对大观园里的大大小小的姐妹、丫鬟、嬷嬷都是疼爱有家。
这也是他招人喜欢的一大原因。
说贾宝玉是“混事魔王”自是书中的言语,可他的确拥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
不同于世俗的凡夫俗子。
曹雪芹正是把他自己化身为这么一个有点反叛精神的人物,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慢慢成长。其中自有他的少爷脾气!~比如在第8回的“枫露茶”事件,一向对女子疼爱有家的绛洞花神也会迁怒于李嬷嬷。但总体来说,这个原本就是女娲补天遗漏下的一块灵石,在尝够了人间的种种是是非非,见过了宁荣两府的兴盛与衰败,却依旧能潇洒地挥衣而去,离开这纷繁复杂的人世。这也正应示着曹雪芹自己非同一般的作为。
第2个回答  2017-09-05
1.叛逆--永恒的必然是超越时代的,超越时代的必然是叛逆的,所以红楼梦我们现在会读将来也会读。
2.爱心--对那些在他的女性观里优秀的女子,真诚的亲善,努力的体贴。
3.义气--虽然这家伙总给人感觉不太爷们,但是基本的义气还是有的,否则柳湘莲等人不会与其交好
4.懦弱--虽然悲悯怜爱却不能保护,金钏、晴雯之死只是个开端,黛玉、湘云之陨也是无奈的必然。
5.顽劣--纨绔子弟难免的。打算逐他的奶娘还踹了袭人一脚。
第3个回答  2019-03-28
1.叛逆--永恒的必然是超越时代的,超越时代的必然是叛逆的,所以红楼梦我们现在会读将来也会读。
2.爱心--对那些在他的女性观里优秀的女子,真诚的亲善,努力的体贴。
3.义气--虽然这家伙总给人感觉不太爷们,但是基本的义气还是有的,否则柳湘莲等人不会与其交好
4.懦弱--虽然悲悯怜爱却不能保护,金钏、晴雯之死只是个开端,黛玉、湘云之陨也是无奈的必然。
5.顽劣--纨绔子弟难免的。打算逐他的奶娘还踹了袭人一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