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过渡性

主要指在中小学阶段,心理从幼稚到成熟,向青年期过渡。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着矛盾的时期。

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向成熟的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中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切的变化,也必将引起情绪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不会轻易的流露,心理逐渐出现闭锁,这也就是他们下一个特点。

2、闭锁性

由于心理闭锁,他们的心里话不愿对家长和老师说,而愿意对同龄人,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表达。

3、动荡性

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状态,他们情绪易波动,意志不坚定,性格不稳定。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得中小学生心理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

因此,经常会看到青少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等现象。有的学生可能会心血来潮,今天学习到深夜,明天就放弃,这种现象称之为动荡性。

4、矛盾性

青少年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约束而独立的生活,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们不仅不太听得进去,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

扩展资料

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2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有序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同时,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新质逐渐占据的优势地位时,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扩展资料: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各种心理机能发展的进程、达到的水平则是因人而异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共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在考试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征表述为顺序性和方向性也是正确的。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中并没有互不性,因为互补性强调身体方面不属于心理范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20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1、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

2、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即整个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别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如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3、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阶段。

4、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的时期也各不相同。如感知觉、机械记忆等早在少年期之前就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需至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5、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儿童知觉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而记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的发展。知觉为思维提供具体的直观材料,这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而思维的发展又完善了知觉,使之成为有目的的观察。

6、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由于人们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尽相同,遗传素质也有差异,所从事的活动也不一样,心理发展的速度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同一年龄阶段上的不同儿童在心理上的差异。

延伸: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第3个回答  2016-11-05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划分依据: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婴儿(相当于学前期)、幼儿期(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老年期。
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与改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②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③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第4个回答  2018-04-07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