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形态和社会情态的区别

如题所述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社会情态:

可以理解为时代性的社会微观情感,但是新词语的创造并未不人人可以理解,我的理解和你内在想象性并不一样。

扩展资料:

长期以来,社会有机体被等同于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其实这三个概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区别在于:“社会形态”这一范畴所表示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三级结构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则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总括社会一切关系有机运动的范畴。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关于社会中的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理论,揭示的是社会中各种因素、关系、方面的运动与相互影响。

在今天,社会有机体的范畴具有某种超越社会形态的“世界性”、“全球性”的机制。当代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由生产、消费、文化、法律等等交往系统构成的全球性的“社会有机体”,对这个有机体的把握、通过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范畴都是无法实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6

1、社会情态是指社会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

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的经济基础有时被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有时被称为社会政治形态,思想上层建筑常常被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社会有五种社会形态。

参考资料:社会形态-百度百科 社会-百度百科

拓展资料: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范畴。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马克思研究社会现象,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思想而建立的关系即政治关系,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

而从现在的眼光看来,马克思总结得不全面。经济不一定全部是物质的,还有非物质形式的.而"思想的社会关系"也并非全部都是“上层建筑”,它还包括普通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非法律形式的准则-人际关系与潜规则。

因此,社会形态应概括为: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第2个回答  2018-03-20
1、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社会情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段的具体情况;
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经常变化。
第3个回答  2018-03-20
一、范畴定义
1、社会基本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

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的经济基础有时被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有时被称为社会政治形态,思想上层建筑常常被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社会有五种社会形态。

二、两者关系
1、区别
社会基本结构概念的外延大;社会形态概念的外延小。
2、联系
社会形态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核心部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