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不要轻易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如题所述

心理医生总是以病为中心,紧紧围着“疾病”转来转去,而很少考虑病人的健康发展的问题。病人是抱着病来找医生的,病人的“病”,往往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其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时,如果医生也跟病人一样地去纠缠“已病”或“未病”,跟“病”去纠缠,谈“病”治“病”,往往会与病人一起陷入了“病”的泥潭,最终经常是难以奏效的,甚至是越治越重。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消除心理疾病,更是为了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求助心理医生的目的原本是心理健康,却被医生的贴上一堆疾病的标签,更加坚信自己得了某种心理疾病,危害是非常大的。

心理咨询最早应用于本世纪初,为人们选择职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而后心理咨询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现代心理咨询,从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到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各个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2

心理医生跟正常的医生有很大的区别,普通医生会对病人进行诊断,会做明确的诊断结论,同样的一种疾病,找不同的医生诊断结论几乎都一样。但是,心理医生会给来访者贴上一个标签,来访者可能是与正常人一样,也可能就贴上某个不健全的标签。

如果是正常的生病,医生会根据病情立马对症下药,对治愈时间和效果会有一定的预期,但是,要是看心理医生就不是这样了。首先,患者自己是否接受心理医生都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一个有抑郁症的患者,当家属为他推荐了某个心理医生,他是否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心理医生,配合心理医生做心理测试,都是需要有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其次,心理医生对心理疾病采取贴标签的形式,有的医生会认为来访者可能跟正常人一样,只是需要某方面的测试,但是,经过心理辅导,来访者在一定时间内会达到一个什么效果,作为心理医生他自己也不一定有大致的预期。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正常的现象,生病就应该早诊断,早治疗,但是心理医生有时候不一定能达到期待的效果,因为有些看起来是心理障碍,医生根本没办法彻底帮助治愈,如果要想治愈,需要的不仅仅是心理医生的辅导,它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或者说有的心理疾病根本没办法治愈。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不爱与同学交流,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一旦与同学发生一点点小争论就会发怒,特别极端。其实,这种情况去做心理辅导可能会有一点点帮助,但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孩子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突然离异,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很容易走极端。他会觉得大家都不爱他,都抛弃了他,导致他性格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家长多多鼓励和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般人真的看不起心理医生,心理咨询费很贵,心理医生多数情况是靠收取咨询费挣钱,而不是跟传统医生一样主要收取治疗费用。如果是普通生病,门诊挂个号,医生就告诉你这是什么病,或者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治疗,但是,心理医生没有特效处方。如果没有缴纳咨询费,心理医生是不会与来访者详细谈话,可能连了解基本情况,听你诉说一段经历都是要收费的。目前,虽然有很多高校开设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心理医学依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市面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五花八门,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

综上所述,如果真有心理疾病应该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诊断和治疗,不能盲目去看心理医生。


第2个回答  2020-08-02

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有的人生活中经历的东西也很多,所以有的人心理方面难免会有些问题。毕竟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之后,人心理难免会变得有点偏激,或者极端。其实这也比较常见,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心理都多多少少有点问题,因为现在心理阴暗的人有很多,妒忌别人的现象在职场中很常见。但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却说不要轻易去看心理医生,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里面的东西,看看为什么会有人说不要轻易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且很多人的坏情绪或者比较扭曲的心理,是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除的。消除这种情绪的方式其实有很多,比如去远方旅旅游,比如去游乐场玩一圈,比如读读书等等。一般来讲,不是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是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的。毕竟在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出现之前,还是有很多人幸福快乐地度过了一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看心理医生可能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可能过段时间就好了。当然,有些人说不要轻易看心理医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于心理医生有点不好的印象,因为有些心理医生是为了赚钱,可能你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他为了赚钱,可能就会给你说你有心理问题,从而你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总结一下,有人说不要轻易去看心理医生,大致可能有2个原因,要么就是人的心理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旅游、读书和放松自愈的,要么就是有些心理医生没有职业道德,会给患者乱诊断,让患者乱花钱。

第3个回答  2020-09-22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心理咨询日益被社会认可,很多人都愿意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由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念改变,心理治疗在人们心中不再是不愿见人的羞耻的事情。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心理医生?我需要心理医生吗?心理医生可以提供什么帮助?如何寻找心理医生?

什么情况下需要找心理医生呢?比如说:1.突如其来的生活事件的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危机;2.恋爱、婚姻、家庭、就业等等生活问题所带来的烦恼;3.心身疾病患者所具有的特殊的行为模式的矫正和治疗;4.酒和药物等物质依赖、不良生活习惯和非健康行为模式的矫正;4.就业前为了对自己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自己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发挥而据此选择职业时;5.当你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目前状况不满意时,都可以找心理医生来探讨这些问题,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促使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心理防卫能力,增进心身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上面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人经常用的方式就是自己扛过去,不会去重视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甚至觉得看心理医生就是有病了,其实并不是的,我们上面有说到,心理咨询面对的是健康人的,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有个好的心理医生帮你疏导是一件很放松和快乐的事情的。

通俗地说,心理医生可以专业的分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社会的环境,帮我们处理各种关系,其次,心理咨询可以改变我们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学会以更积极和理性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心理治疗师除了做以上心理咨询的工作外,还要解决(康复期的)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精神上受了打击的人、人格障碍等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的心理问题。

那么,如何选择心理医生呢?一般来讲,心理咨询师是考取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才可以从事心理工作(2017年国家暂停了这项考试,新的考核认证标准至今未出台)。心理治疗师的准入更加严格,一般是精神科医生(主要在医学院和医院接受训练),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主要在心理学系或临床心理学系接受训练)才具备报名考试资格,通过国家统一资格考试,考取的是卫生部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证书,而且心理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随时进行持续性的咨询、学习、督导和被督导等,以保证心理医生本人工作的专业性、准确性,所以心理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受训背景非常重要。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部分人对心理治疗还是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心理治疗马上就可以看见疗效,虽然专业人员的心理治疗比来访者自己自行解决自身心理问题要见效快很多,但是也不是一次两次治疗可以马上解决的。相反,如果对心理治疗抱有太高太强烈的期望要求立刻见效,往往会适得其反。而且心理治疗不像身体疾病求医时那样讲求专家效应,每个治疗师的风格并不一样,专家也不一定适应或匹配你自身的性格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师的权力,在治疗进行三五次或更早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治疗师是否与自己匹配,如果不合适可以终止治疗或者提出更换治疗师,当然治疗师也有选择来访者的权利,都是为了治疗更好的进行下去。

由于社会需要十分广泛而强烈,心理治疗不再是大众眼中神秘莫测的学科,加上现代生活压力如此巨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开始有许多人接触并喜欢上心理治疗,并开始致力于从事和普及心理治疗,相关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心理治疗通过长时间的发展与积累经验已经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综合了各方面因素,也加入了更多、更新的治疗方法,多元化的解决人们的心理诉求。但请注意,心理医生会根据你的诉求,帮你分析你正所处的处境和所存在的问题,帮您认识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了,从而找到解决办法,他们不能帮你做决定,因为毕竟是你自己的事情,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会留给你自己的。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第4个回答  2020-04-30
看心理医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有心理问题就应该看心理医生,和“轻易”这个词没什么关系。身体有问题可以去医院找大夫,心理有问题,同样可以去找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这是天经地义的。
正规心理机构是靠谱的,如果没条件面对面做心理咨询,可以从网络心理平台做,很多认证过的微信心理公众号和APP,都是正规的,求助者有权查看咨询师的证书,从职业资格网站可以查真伪。付费之后形成契约关系,有法可依,对求助者是可靠保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