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手抖的理解?

手抖头抖属于中医“颤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动静平衡失调,导致不能维系动与静的互相协调、互相约束的平衡关系,故发为肢体震摇不止:其疾病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主要累及肝、肾、脑及筋脉。也是形成风、火、 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从肾论治,重视补肾益精; 从脾论治,重视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从肝胆论治,理气开郁为先,以防气郁化火生; 从肺论治,重视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之性; 从心论治,不仅要重视益气养血以补其虚,还要重视顺气降火以泻。

生活中我们能见到好几种情形的发抖:

1、冷得发抖:这是身体表层皮肤收紧的一种自我保护,是全身发抖。就是受寒后感冒发烧,用经方的麻黄汤或葛根汤就能把寒冷去掉,抖就消失了。

2、气得发抖:在中医里,抖是一种动作,像风在吹着,一直动。所以常常与风联系在一起,风对应在人体内就是肝。所以你会经常听到“肝风”这个词,就是说,肝的系统容易造成动的现象。气得发抖就是肝胆的系统出现逆向运动了,消消气就会好转。

3、饿得发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常常见到,不能饿,一饿就心慌发抖。我们治疗的办法用人参白虎汤就可以有效解决饿引起抖的问题。

4、紧张发抖:是不是看过人在台上紧张,话都说不出来,手和腿抖得厉害;很多人遇到突发大事,也会心慌发抖。这个发抖一定和心慌联系在一起。按中医的说法,心主神明,神不主,魂魄皆散。短时间发抖可以从心理调节;发抖不去,又引起失眠就要用黄连阿胶汤去调理,可将心神不守的问题解决掉。

5、情绪性骚动:特别是小孩子,如果你让他坐着做一件不情愿的事、心理不耐烦了,他的腿就可能会乱动一气。经常可以看见小孩子看电视或玩手机的时候,他的腿来回晃动,就知道他极不耐烦,这不是身体疾病,家长们不要担心。

6、心脏性手抖:上述都是生活中常见到,比较容易解决。接下来几种就是和情绪、心理没有关系了。平时不显,一发力就手抖,那是因为心包的痰湿。金匮要略的栝楼薤白白酒汤能清掉心包中的痰湿。

7、甲状腺功能亢进、大脖子病:也会有手抖心颤,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首先,通过中医治疗手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考虑升温,升温是疏通经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身体内寒气重时,就如同面对一块冻住的土地,利用按摩和针灸的方法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土地解冻,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治疗手抖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因为体内湿气重所形成的现象,针灸推拿按摩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种情况,要让身体升温,排除体内的湿气,让身体真正的得到改善。
  当然针灸按摩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打通任督二脉,古代养生学认为舒筋通络可以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而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穴位的情况,通过针灸按摩虽然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善问题,但在前期能够缓解病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所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这种方法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了解,然后再配合其它方式来进行相互结合治疗。当然,除了这两种方式治疗之外,喝一些中药来调节身体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20-09-28
中医对手抖的理解?手抖,在中医里归属为“颤证”、“风证”,从其临床表现,又可细分为静止型、运动型、姿势型、回跳型、震动型。而从病因上来说,则分为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气滞血瘀型、痰热动风型。
第3个回答  2021-04-24

    痰热动风证患者常伴眩晕、麻木等症,治疗以增液舒筋、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