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5种充电方式

如题所述

1.慢充。慢充又被称为常规充电、车载充电,是采用随车携带的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和充电桩。这种慢充的充电电流较小,一般是在6A~32A左右,电流可直接进行两相交流或三相交流电。而根据电流的大小,电池的体积,一辆新能源汽车充满电需要5~8小时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常规充电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充电时间过长,但是对充电的成本要求不高,家用充电器安装成本较低。更为重要的一点,慢充可以对电池进行深度充电,循环电池,延长寿命。

2.快充。快充也被称为地面充电,是通过车载充电器采用高强度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电池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到80%左右的电量,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应急性充电。这种充电模式的电压,一般在150~400之间,功率大。

快速充电的优势就是效率高,充电时间短,但是快充对于汽车电压和功率要求大,也有可能会导致电池温度上升加快,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

3.换电。换电就是给车辆充电之外,直接给电池换电。在动力电池即将耗完电时,用充满电的电池组度更换电量低的电池组,更换下来电池被送到电站内进行慢充补电。

4.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指电动车不在电线或电缆的状态下充电,直接连接地面无线充电源板,自动进入电网,进行充电。使用起来方便,安全,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容量。但是,现在无线充电的技术还并不是十分完善,无法被大批量广泛应用。

5.移动充电。对于汽车续航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巡航时开启移动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电力汽车不需要去找充电站充电,也不需要花费时间修建充电桩。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成熟,每一个模式都有明显的优缺点,无论何种充电模式,都是让汽车行驶更多的里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2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另一种是使用自家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以下具体说明。
1、利用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
截止到2019年8月,随着社会上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数量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公用充电桩也进行了大量的设置。用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要注意分清快充和慢充。一般来说,在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使用快充即可,在1-2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将车辆充满电,不耽误汽车的正常行驶。使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比较快速,但是需要到专门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在没有公用充电桩的地方不是很方便。
2、使用家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使用家用充电装置充电比较安全,花费也比较少。但是充电速度比较慢,充一次电一般需要8-10个小时。
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器和插口一定要插严,确保用电安全。
2、不要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完全没电时再去充电,既损伤电池又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