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分类: 资源共享
问题描述:

关于红军的,或其他。

解析:

岷山为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状山地,地跨四川和甘肃两省,大约北起甘肃岷县,南至四川茂县,西起郎木寺、若尔盖,东到岩昌、武都、青川一线,南北迤逦达500多千米,故有"千里岷山"之说。四川境内主要为岷山的中段和南段,它们也是岷山的主体部分。

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 *** 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

这就是昆仑山。一个 *** 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伫立岷山峰顶,感受横空出世、似见非见的昆仑, *** 体会到人类的过去,畅想着世界的未来,构思出一首《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1935年10月7日, *** 率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随后,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走下六盘山, *** 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到家了,长征就要结束了。

长征的落脚点最终定了下来。这对一年多来饱尝艰辛的红军来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和决定更让人高兴呢?

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应该给世人留下点什么。

对 *** 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不用雕琢,只是拿红军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诗。

虽只有五十六个字,虽只有一年的跨度,纪录的时空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最罕见的沉重和遥远。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 *** 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写了许多山,也写了两条“水”——金沙江和大渡河。

说起大渡河,人们自然要想起石达开。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七十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于是,蒋介石的飞机也向红军撒下了“ *** 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传单。

让 *** 和红军自豪的是,大渡河的历史并没有重演。

在《七律•长征》诗中,山,不再那么凶险了。巨龙一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不过像滚动泥丸。金沙江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也只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也只是有点“寒”意。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已变成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