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大烦恼,该怎么改变孩子的粗心大意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孩子粗心看似小问题,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影响,请家长们学会这5招,让孩子成为一个细心严谨的人。这对未来的孩子有好处。孩子粗心不是太大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是孩子对天性的热爱,但是一旦这种特点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往往会很着急。那么造成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哪些,应该怎么办呢?

如何改变孩子的粗心

1、多记忆多练习,熟能生巧。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精通程度,学住学用,从一学到三学。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孩子来说,“勤奋”是最大的财富。因为有技巧可循,但没有捷径可走。

2、学会自查。有些家长总是怕孩子做错题,拿不到高分,所以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作业。这让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找错妈妈可以查出来,就马虎做题了。家长不要检查孩子的作业,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如果你错了,不检查,让他失败。这样他就会意识到马虎的危害。有了自我检查的能力,马虎就可以克服。

3、多想,专心。您总能发现,您孩子在课堂上完成的答案质量会比课后更好。多半是因为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然作业质量也会不错。另一方面,在家里,有太多诱人的分心事物来考验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做作业时的注意力,对看电视、吃零食、玩手机等分心说“不”,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问题。 .

4、草稿不要太乱。许多孩子从选秀开始就马虎。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草稿太草,不要怕浪费草稿纸,给孩子厚一点的草稿本。从一开始的草案就应该是严肃认真的。这将有助于克服马虎的问题。

5、给孩子一本错误书。题集就是给孩子一个“题集”,让孩子在“题集”上抄写每道作业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写出正确答案。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大多马虎,这有利于认清错误的危害,下定决心改正。这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好像我们每天放学回家一样,即使我们在路上分心,也不会迷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路线再熟悉不过了,以至于形成了不受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如此熟悉,即使我们在回答问题时不是100%小心,也可以肯定犯错的机会要小得多。然而,很多家长和孩子喜欢用“粗心”来原谅或掩盖学习问题,总是可以用一个不好的测试:“太粗心”来为自己辩解,却总是无法为自己敲响警钟。

2、没有养成及时检查的好习惯。没有养成及时纠正错误的好习惯,平时做事都有老师和家长帮助他们检查错误并改正,孩子没有养成及时检查、及时纠正错误的好习惯。

3、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喜欢做作业看电视,或者吃零食,或者玩手机,总是一心多用,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大脑的多个兴奋点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率。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考试粗心也是意料之中的。

4、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时候,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计算,写草稿,没有组织,最后计算也找不到答案。这些也是导致考试粗心大意的重要因素。

5、学习态度散漫、不认真。孩子第一次经常觉得一个话题错了,不去分析原因,更别说写下下一次看,导致第二次遇到后一段时间又做不到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22-08-28
妈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比如给他们讲马虎出大错的故事,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孩子分析马虎给人带来的多种危害。 让孩子在做题前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
第3个回答  2022-08-28
要练习孩子的专注度,要让孩子集中精力,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保持适当的紧张情绪,要家校一起合作。
第4个回答  2022-08-28
让孩子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马虎并不是很重视,有些妈妈也觉得只要孩子聪明,马虎一点也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妈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比如给他们讲马虎出大错的故事,通过一些实例来帮助孩子分析马虎给人带来的多种危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