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点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餐饮点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点菜流程 :

1、递上选单

(1)客人入座后,服务员询问客人需要什么茶水。准备好茶水后,按照“女士优先,先宾后主”的原则从右边为客人斟上茶水 。

(2)将选单开启第一页,按照“女士优先”的原则,用双手从客人右侧将选单送至客人手中,然后站在客人斜后方能观察客人脸部表情的地方,上身微躬 。

2、推荐介绍酒店菜品

(1)在客人点菜前,服务员应留有时间让客人翻看选单

(2)在客人翻看选单时,应及时向客人简单介绍选单上的菜,回答客人的询问

(3)向客人介绍厨师长推荐菜、今日特别推荐的菜品、其他特

色菜、畅销菜和高档菜等菜品,并介绍其样式、味道、温度和特色

3、接受点菜

(1)服务员先在点选单上记下日期、本人姓名及台号、就餐人数、餐别等 。

(2)客人点菜时,应注视客人,听清楚客人点的菜名、分量、烹调方式等,适时帮助客人选择菜品和主动推介菜品,准确记录菜名

(3)对于特殊菜品,应介绍其特殊之处,并向客人问清楚所需火候、配料及调料等

(4)若客人用餐时间较紧,点的菜需时较长,则应及时向客人征求意见;若客人点相同的菜式,如汤、羹或者两个类似味型的菜时,应有礼貌地问客人是否需要更换菜式

(5)若客人有特殊要求,应在点选单上注明清楚,并告知厨房、划菜员、服务员等相关人员

4、复述点菜内容

(1)客人点菜完毕后,服务员应清楚地重复一遍客人所点菜品内容,并请客人确认

(2)复述完毕后,在点选单的右上角写明下单的时间(当时时间),以便查询

(3)收回选单并向客人致谢,同时请客人稍等,说明大致的等候时间

5、分送点选单

(1)服务员将第一联送到收银台

(2)将点选单的第二、三联送到厨房

(3)将第四联送给划菜员

(4)将第五联送给区域服务员

点菜注意事项:

    同一台客人不换人点菜。

    点菜前检查复写纸是否夹好。

    保持良好站姿,不抱票夹。

    字迹清楚,时间准确。

    点菜结束要详细重复菜名。

    点菜期间留意客人是否需要续茶。

    客人对菜品得特殊要求在菜名后用括号标注清楚。

    点完菜品后如果客人未来齐,要主动询问客人是否可以加工菜品,如果不加工必须标注一个“叫”字。 

    点菜时,如果其他台位来客人要做好招呼工作。

    点菜时,要做好推销工作,客人点菜慢时候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攀巖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由于攀巖时主要是身体末端接触巖壁,对身体末端的力量、柔韧、精细控制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做好一般的准备活动的基础上,如肩、腰、髋、膝等大关节的伸展,要特别注意手指、手腕、肘关节、踝关节等末端小关节的热身。一般有手指互压、对掌礼佛、弓步后压腿等练习。
保护方法按照保护点的位置分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两种,在此只介绍上方保护的方法。上方保护方法是把保护点设定在攀登路线的顶部,与顶绳攀登相对应的一种保护方法,适用于训练和初学者攀爬。目前流行的操作方法有好几种,但其中安全性较高、使用较多的操作方法是法式保护法,即通常所说的五步法。
1, 具体操作步骤:五个步骤为一个周期(以右手为例)。 (1)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分别握紧主绳,左手向下拉绳 子的同时右手向上拉绳子。 (2)右手握紧绳子由胸前回放到右大腿外侧。 (3)左手移至右手上方,手心向下握紧绳子。 (4)右手移至左手上方。 (5)还原至第一步。
2、 注意事项: (1)任何时候都要有一只手紧握通过下降器的绳子。 (2)放绳子时,双手要协调配合。 (3)放绳子时,要缓慢匀速。

悬架维护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悬架系统的维修主要是对各元件的安装及功能检查,要求元件不的有松动、变形、磨损过度、间隙过大、弹力减弱等缺陷;特别是悬架臂变形、衬套及球头节磨损,将使车轮定位失准,易发生故障。检修费用因车型、地域、修理店水平等差异较大,具体以当地实情为准。
二、故障现象
1、减振器连线销(杆)脱落或橡胶衬套(软垫)磨损破裂。
2、减振器油量不足或存有空气。
3、减振器阀门密封不良。
4、减振器活塞与缸筒磨损过量,配合松旷。
三、故障诊断与排除
1、检查减振器连线销(杆)、橡胶衬垫、连线孔是否有损坏、脱落、破裂,若有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察看减振器是否有漏油和陈旧性漏油痕迹。
3、用力按汽车保险杠,手发松,若车身能有2~3次跳跃,说明减振器良好,反之,故障在减振器内部,应拆下维修。
4、车轮定位:检查车轮定位情况,使各定位引数在规定范围内。
三、其他
1、悬架弹簧
弹簧耗损检查:裂纹、磨损或损坏。
弹力检查。
弹簧安装:安装位置、方向正确,间隙符合规定。
2、车辆在不平路面上超载、超速执行,或转弯时车速过快,负荷突然增大。
车辆长期超载或装载不均匀状况下使用,在封存车辆时,未按规定解除悬架弹簧的负荷。
维护不及时,悬架弹簧之间润滑不良或根本无润滑,使悬架弹簧片间的相对移位能力降低,造成承载能力下降而断裂。
U形螺栓松动,负荷集中在钢板弹簧上面几片,上面几片容易断裂。
更换的新悬架弹簧片曲率与原片曲率不同。
汽车紧急制动过多(尤其是前制动好,后制动差的情况下),或在满载下坡时,使用紧急制动使汽车负荷前移,前悬架弹簧突受额外负荷,造成悬架弹簧的一、二片断裂。
3、悬架杆件
撬动各悬架臂、支撑杆、稳定杆和控制杆的固定架, 检查各个方向的间隙,如过大应重新紧固或横换衬套。
对于撑杆式悬架,可用手推拉车轮顶部,检查上支架有无松动、损坏。
检查悬架臂有无变形。
检查安装连线情况。
检查球头节间隙,如间隙过大、磨损严重应更换。
4、减振器
检查减振器应无漏油、变形和损坏,否则应更换。
检查减振器的安装情况。
检查减振器的工作情况:用手按压车体。

关于装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这个就看你的家俱,家电的布置,根据布置放线给水电安装,预埋隐蔽线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水工程,试压水管线路.看下介面有没有渗漏现象,水电前期的预埋工程做好后就是水工入场施工了,施工的过程中一定小心线路,不可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意破坏水电的线路,如有损伤的一定要更换,不可带病工作.水工完工后是木工,最后才是抹灰工.重点注意的就是隐蔽工程的水电部份.

学习茶道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普洱茶冲泡技法及品饮:普洱茶冲泡水温达 100 o C 沸水。普洱茶冲泡置茶量:茶水比例为( 1 克 :50 克),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量 2/5 左右。 普洱茶冲泡用水的选择: 纯水或山泉水(软水为佳)。 注意煮水时不宜过渡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茶叶浸泡时间: 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 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刚开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长些。
冲泡器具选择:
(1)紫砂壶(最佳):由于普洱茶 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故选用紫砂壶冲泡为最佳。
(2)盖碗杯(最常用):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 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 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 。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可以简单说说甩尾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吗?

漂移产生的原理: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孝前轮角度大孝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孝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校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重要讲解:
最大漂移角度: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靠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UP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靠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做生鱼片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还有注意事项

冻草鱼片采用鲜活草鱼剖杀,去鳞、去头尾,去脊骨、除内脏,刮净腹膜后速冻而成。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9克,脂肪4.3克以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
1.原料鱼的选择:原料鱼必须是活草鱼或处于死后僵硬期的草鱼,经逐尾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为加工冻鱼片的原料。其鲜度采用感观检验标准:体表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鳃色鲜红,鳃丝清晰,具固有腥味,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肌肉坚实,富有弹性, *** 紧缩。
2.工艺流程:原料鱼→挑选,冲洗→去鳃→去鳞→去内脏→割切鱼片→盐水固定处理→沥水、装盘→冻结→包装→冷藏。
3.操作要点:挑选1.5千克以上符合加工草鱼片标准的草鱼,用清水洗涤,除去鱼体表面的粘液及污物。将鱼置于清洁的工作台上,用剖鱼刀背或金属刮鳞工具刮去鳞片,不要损伤鱼皮。然后从鱼的尾鳍处开始沿脊柱骨直剖到头部,刮除内脏和腹腔内的黑膜。再将鱼翻过来,从带有脊柱骨的硬边的尾鳍处开始,以上述同样的方法割切至鱼鳃盖骨处,切除脊柱骨,然后沿鳃盖骨切去鱼头,得一整块鱼片。也可以沿腹部再切开一刀,加工成两块鱼片。将鱼片在流水中洗净血液、腹腔内的黑膜及其他污物,以保持其固有色泽。洗涤水的温度要求控制在10℃左右,必要时可加冰降温。洗涤时间应尽量缩短,不超过10分钟,以减少可溶性蛋白质的流失,降低营养价值。
将清洗后的鱼片放在干净的带孔塑料箱或竹筐内,沥干水分。将沥干水分的鱼片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10~20分钟后取出,沥干盐水,然后装盘。冻结采用单体冻或1000克盘冻。装盘后马上送冻结间冻结。冻结温度要求在-30℃以下,冰结时间为8~12小时,使鱼片中心温度降至-15℃以下。将冰结后的鱼片及时移出冰结间,进入预冷间脱盘,镀冰衣、装袋称量。每袋装一块1000克鱼片,每箱净重20千克。称量正误差不超过2%,不允许有负偏差。采用无毒塑料膜和纸箱包装。装箱后用包装带扎紧。将包装好的鱼片立即送入冷藏间冷藏待运。
冷藏室的温度要求在-18℃以下,库内温度变化控制在±2℃以内,以免引起干耗和变质。贮存在冷藏间的箱装草鱼片应区别于其他冻品,分开堆放。做到箱外噎头(品名、规格等)清楚,堆放整齐。先进先出,后进后出,保留通道,以利通风和进出。起运时必须用保温车,车内温度应保持不高于-8℃,出库或卸车时,如发现有破箱或松箱的应及时更换或重新的打包。
4.质量要求:鱼片的表面清洁,切口整齐,色泽为鲜鱼肉的本色,解冻后鱼肉仍是紧密的,有鲜鱼固有的气味,无其他异味。

单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有何注意事项

用一种染色剂对涂片进行染色,简便易行,适于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单染色一般要经过 五个步骤: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

做菜的基本步骤,技巧,注意事项,然后以一两道菜说明一下

1热锅,把水弄干
2倒油
3葱、姜炝锅
4有肉先放肉,没肉直接放菜
5胡乱扒拉一通~
6放作料
7需要倒水的,倒入水咕嘟一下
8鸡精or味精
9大火收汁或者水淀粉收汁
10上菜啦~~
我是四川人就介绍2个川菜:
宫保鸡丁
烹调类别: 炒菜
烹调时间: 普通
食材类别: 猪肉
味道: 香辣
适宜季节: 无关
菜系: 川菜
宫保鸡丁材料:
鸡肉300克,花生米50克,乾红辣椒20克,花椒2克,酱油20克,白糖,酒,姜片,水豆粉,花生油若干。
宫保鸡丁做法:
1.将鸡肉去筋,剁十字花刀,切成小丁,装碗加酱油,盐,酒码味后,用水豆粉拌匀。。
2.用酱油,白糖,醋,味精,清汤,水豆粉调成芡粉。
3.乾红辣椒去蒂去籽,切成1。7厘米的节。
4.花生米用温水泡涨去皮,用油炸脆。锅内油炸至五成熟,下干辣椒,花椒,将鸡丁放入炒散,放姜,葱等,烹入芡汁,快速翻炒,加入花生米翻炒,起锅装盘即成!
回锅肉
烹调类别: 炒菜
烹调时间: 普通
食材类别: 猪肉
味道: 香辣
适宜季节: 无关
菜系: 川菜
回锅肉材料:
带皮猪腿肉400克、青蒜苗100克、郫县豆瓣25克、甜面酱约10克
回锅肉做法:
肉洗净,煮至肉熟皮软捞出,凉后切片待用,青蒜切段;肉片在6成热油锅中炒至翻卷成耳状时,下剁茸的郫县豆瓣炒上色,再放甜面酱炒出香味,调味后放青蒜段翻勺装盘即成

机器零部件装配工作有哪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装配工作的顺序和拆卸工作顺序相反,即先拆卸的零件后装配,后拆卸的零件先装配,通常分为配合件的组装,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三个步骤进行。
(2)注意事项有:
A、装配时,确认零部件质量合格,并清铁干净,无毛刺,才可装配;
B、装配时,相互配合的零件表面间,应涂以清洁的润滑油(忌油装置应涂以无油润滑剂);
C、装配质量必须符合安装技术规范或图纸的技术要求;
D、各密封处均不得有漏油、漏水或漏气等现象;
E、装配后,必须按技术要求检查各部分配合或连线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运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