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儿挑人”到“人挑活儿”,现在的工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因为现在工地上很难招到人,工地上的活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在工地上干活,所以现在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场面。

因为当下农民工已经格外抢手,尤其是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大工”,不愁没地方去。如今已经从“活儿挑人”变成了“人挑活儿”,即便是已经招来的人上了工,只要不是好活儿,工人也撩挑子,说走就走。

农民工也建起微信群“互通有无”。在一个有200多农民工的微信群里,刚有人发布一条东六环工程的招工信息,立刻引来不少人回复。但大家反复打听的是工程的位置、一天给多少钱、累不累。在农民工眼中,满足了收入高、活不累、地不偏等诸多条件,才算好活,这才有吸引力。


实际工钱比预算定额多好几倍

人难找,要求高,归根结底就是缺人。“劳动力从供大于求变成求大于供,与我国人口中长期发展有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说,我国劳动力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就已经开始递减,每年净值减少400万,这其中当然包含了农民工。

按理说,每个市的建设工程都有预算定额,招投标时会依据人工定额计算总的人工成本。市住建委网站披露的北京4月工程造价信息中,市政工程的工日单价最低98元,最高109元;轨道工程工日单价最低99元,最高121元。

但这一定额与实际支出大相径庭,甚至差出好几倍。按照工程造价信息里定下的人工成本定额,已经完全招不来工人。

用工制度落后引不来青壮年

眼下,工程领域里也正费尽心思寻找可以替代人力的技术。在急需人力的地铁暗挖隧道里,北京也开始尝试“暗挖机械化”。16号线国图站到二里沟站区间里,首次选用了机械化暗挖台车代替人工“手刨”。然而,这种暗挖机械化还处在摸索经验阶段,难以适用于北京全部复杂地形,彻底替代人力还不现实。

技术之外,用工制度上能否吸引80后、90后也格外关键。“80后和90后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只图到城里打工挣笔钱回到村里盖房子、娶媳妇,他们的权益意识更强,更想融入到城市当中。但我们这些年农民工用工制度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乔健认为,建筑行业也应对过去层层转包、分包的用工制度进行改革,应该与农民工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保证相关权益;同时,在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上,也应该更加完善,才能吸引80后、90后进入行业。

综上所述,是因为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就业观念导致了从“活儿挑人”到“人挑活儿”的景象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9
因为之前是活少人多,现在是活儿多人少,所以他就转变很快
第2个回答  2019-10-18
现在的工地其实已经没有很多人愿意去了,所以说出现了人挑活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19-10-18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所以说去工地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8
现在的工地上面工人越来越少,但是工作量却越来越大,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