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企业财务困境

如题所述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竞争型的经济,更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竞争经济。一个企业的生命如同人一般,在日渐竞争中显得越来越单薄,随时随地都有可终结其生命,而财务危机更是杀手中的杀手,如何避免和控制财务危机也自然成了各企业的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财务危机的含义
财务危机指的是企业没有能力去支付到期的债务或是费用的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其包括由资金管理技术性的失败,或是破产,也可指的是介于两者间的各式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财务危机并不是偶然才产生的,它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给企业带来危机。其中不但有企业经营所形成的危机和企业内部控制失策而形成的危机更有外界政策和世界形势格局所导致的财务危机。因此如果要解决和预防财务危机的话,必须先要了解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爆发的这些原因。
二、财务危机的产生原因
(一)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经营过程是每个企业必须好好考虑的问题,因为其产生的失误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的健康,从来不可轻视。因此如要解决和防范产生的财务危机就必须要了解它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根治。
1、非计划的存货积压。每个企业最忌讳过大的非计划的存货积压,过多的存货会让企业的资金周转变得很慢。而管理者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掌握相关存货、销售比率的一般性标准,某个月的存货和销售比率如果高于此标准都可能是企业财务出现问题的一种提示。
2、市场的变动突发性。市场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而企业往往为了想提前抓住领导行业潮流的机会从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导致受到各类主观及客观原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是可以掌握并控制的,但仍有许多因素是突发或是不确定性的,有的甚至会急剧往下,企业没有办法去应对这类突然而至的变化,财务危机就有着突发性的特点。
3、过度大规模扩张。企业要发展难免去向外扩张,从而占领市场的更多份额或者进军其他区域获得更大收益。但就在这个让人垂涎的机会上财务危机依旧存在。没有对财务危机到来的深刻意识即使是被人们奉为典范的国际著名企业也同样不堪一击:安然是美国市场中最大的电力、天然气的销售及交易公司,此企业在全美国,甚至是全世纪的能源商品交易中,都占有领头的地位,就是因为公司对自己过分自信大举收购其他产业,可自己还尚未能等到完全消化掉所收购的产业时又急不可待的投资大笔资金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最终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垮台,负债数十亿美元。盲目的扩张,最终导致了这家全球500强企业的悄然落幕。
4、繁琐而繁重的举债。以韩国大宇集团为例,其解散就是因为受到了复杂、繁琐的举债影响。大宇集团在银行以及政策的支持下,本身就走的是一条举债经营的道路。想通过大规模的举债情况来达到大规模扩张目的,最后来实现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目的。在1997年,亚洲发生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而大宇集团大此时未能对经营模式进行调整,依然是继续大量发行债券,采用借贷的方式进行经营。因为经营不善且资金周转困难。到1999年的七月,韩国政府下令债券银行接手,并且对大宇集团的结构进行调整,而这样操作则在一定程度加快了大宇集团的解散。所以,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无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还会因为巨大的反作用力让企业步入财务绝境。
5、过分依赖其他企业或银行。商场如战场,虽然现在是盟友那是因为彼此都有共同的利益所在,一旦你对同盟企业过于依赖就会处处受制于人,如果同盟企业的战略的改变或者发现更大的利益伙伴从而将你一脚踢开。停止对你的各种支持让你陷入经济财务危机当中不能自拔。中国名牌彩电长虹因过于依赖自己的代理商郑百文,便将百分之三十的代理权传授给了郑百文。而且因为过分依赖于化,长虹营销风险太过集中,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郑百文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998年,郑百文倒闭,而此时,长虹的销售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导致长虹后期企业财务的风险加大而抗风险能力削弱。
6、多元化战略之败。俗话说没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开展多元化战略无可厚非,但是在此前提下请注意自己的后院--财务能力是否能承受。不切实的为开展多元化战略而放弃自己原有的强大的市场,这是不理智的。并且要了解市场和时机,从而把自己的财务风险减到最低保持企业战斗力的完整。举个例子,长虹多年前就开始了多元化战略,但其未考虑到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和市场的需求,导致他的多样性的经营业务收入并未见到有突出的贡献。长虹以电视和空调为主,多样性经营不单未能获得成功,还大大加剧了财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最后被迫让出国产电视行业龙头的位置,从而出现了现在的群雄割据局势。
(二)企业内部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
财务危机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并不一定是外部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企业内部原因造成的,这体现在:
1、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危机的客观认识不充分
企业只有财务的活动就一定是伴着风险而行的。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国家有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这也是财务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企业因为要增加销量并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大量运用赊销的方式来对产品进行销售,企业要收账的款项大量增加,同时,坏账的比例也会随之而上升,资产长时间被债务人员无偿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这样会为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财务风险。   2、企业的内部未有竞争能力,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
管理工作失误是让企业步入至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而管理失误主要指的是管理行为无法一种过程行为。企业管理失误具体表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外部、内部环境条件发现变化时,因为应变能力不足,让企业目标无法真正实现。管理失误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重大事故发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让企业陷入至财务困境当中,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企业经济活动失败,让企业生存面对着巨大的威胁。
(三)外部政策所引起的财务危机
1、政策对企业财务的危机的影响。我们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于民族工业的过度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发展的能力,对于国家企业与产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形成大范围的生产剩余局面,带来了不应该有的隐形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导致企业过于依附政府的扶植而变得更加虚弱,WTO后我国汽车行业虽然能够得到政府5年内的政策支持但是就算这样,面对外国企业的强势劲头,面对政府的开放式经济政策的贯彻,我们的汽车企业仍旧脆弱得不堪一击。所以当在失去政策上的帮助之前我们的企业必须要面和管理好在经济和财务上的鄙陋,增强财务危机的防范,加强与银行往来,避免企业面对政策改变时的束手无策,尽力调整政策对财务的冲击面,摆脱政策改变所引发的财务危机。
2、外界金融风险引发的危机。谈起对金融风险的厉害,相信企业家是最有余悸的了。97世界金融风暴,席卷了亚洲很多国家,就连纽约道・琼斯指数、伦敦、东京的大型股市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一泥潭,企业更是一夜间多数倒闭,可见金融风险是多么可怕。同时金融风险更是导致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增加,可以看出金融风险会导致企业:
①可能导致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②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支付能力的不足;③可能导致市场利率的变动;④可能导致汇率的变化;⑤可能导致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不适时宜或失误;⑥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重要人员的违规经营;⑦可能导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其中任意一条,只要企业不加以积极应对都可能转化成企业本身的财务危机,将企业退入倒闭的深渊。
由此可见财务危机有以下特点:积累性、突发性、复杂多样性、多损害性、毁灭性,这些让人心有余悸。但财务危机并不是无解之药,既然知道了财务危机的产生条件和特性也就不难找出解决或者控制它的方法。
三、财务危机的解决方法
(一)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其实也是壮士断腕。是指企业将现有但又不能马上地出现效益并且还需投入大量资金的分子公司、固定资产、产品生产线等出售给其他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取得现金或是有价的证券经济行为,包括了出售、转换等多种方式。
(二)进行企业财务重组
当企业遇见自己本身已经无法解决的财务困难时,财务重组绝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财务重组指的企业债务以及资本结构做重新的安排、调整,对目前的资不债的情况进行改善。当企业财务危机属于技术性或流量危机时,一般可以采用财务危机的重组方法来化解危机。
一般来说,财务重组有三种形式:
第一,对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进行改变,由此通过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来对总理 进行解决。企业以及债权人要相互协调,让债权做出适当的让步并减少企业的还款压力,帮助企业可以顺利渡过难关。
第二,加大管理力度并开源节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加大企业内部的管理,明确各方的权责利的关系,调动所有可以运用的力量 ,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一些不必要开销的费用进行制约,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做好开源节流。这样不单可调动企业内在动力,并且还可消除管理上所带来的问题与危机,由此提升企业的运作能力和效益,改善企业财务结构。
第三,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筹集新资金。为了恢复正常的劳动,要对资金进行补充,积极争取到相关利益方的支持与帮助,减少过渡期所承受的财务压力。所以企业要向他们主动说明当前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同时让对方了解如果危机没有办法缓解或是解决,那么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四、财务危机的防范
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财务危机,想要完全解决和杜绝企业的财务危机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防范于未然仍旧是关键。
(一)对财务危机必须有超前意识
每当在做重大行动前必须拟订近期的行动方案,并且有若干个后备应急的方案,尽快缓解当前面临的危机。万事有备无患,而且企业拟订近期的行动方案要开源节流,因为流动现金正是企业的血液,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是企业正在无节制的大出血,所以筹措流动现金正是解决当前财务危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当财务危机发生的时候要快速查清现状及情况,明确企业所在的一个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让决策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救企业于危难,如果一味的逃避那只能让企业丧失最后的翻盘机会。
在此情况下企业可采用比较实际、普通的方法:对不良债权进行处理,并加快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对存货进行削价的处理;出售或是出租当前所不用的固定资产;对外的投资要进行回收;节约并控制营业费用的各项开支;进行多种方式的融资,在融资时注意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其他的可节约开支或是增加现金的方案。
(二)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情况并做出应对措施
当财务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内部一定要快速查清情况,明确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同时和债权人、供应产、股东等进行联系,以便了解具体情况和共同解决眼前的财务危机。再次,通过各部门和各合作伙伴传来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务必把财务危机化解于襁褓之中。
(三)掌控好企业的现金
很多企业之所以步入至经营困境或是破产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因为暂时的支付困难所造成的,企业要将现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快资金的周转,提升资产的变现能力,尽量减少呆坏账。企业应根据现在的现金流量水平加速提升现金的流转速度,并且同时还要在手中保持一定的现金,以此来满足正常运营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四)构建起公司财务的预警系统
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加大财务危机的预测和监控。财务预警系统是适当的管理方式,通过全方位分析企业内部、我部经营情况的各类资料,把企业所存在的可能的财务危机预先告知经营者和其他利益有关者的一种工具。设置财务预警的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变对策,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使经营者可以在危机来到之前,快速采取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的状态上,由根本上阻止危机的发生。
(五)构建财务危机的防洪制度
公司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除了财务危机的预警系统及体系的建立,还要创立具有切实性和可行性的防范制度,以此有效防范并化解财务的危机。防范机制的构建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加强对于财务危机的预测,主要指的是对公司在负债的过程中,对所各个环节以及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过去不利元素所引发的危机的可能性程度大小进行融资时濂,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危机进行防范。
第二,做好豆有的预防工作。对公司的资本经营活动拟定出一套或是几套的防范危机的方案,以此对危机进行预先的控制,对危机的发生尽量避免。
第三,加大对危机事中、事后的控制。这里指的是危机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候,要通过一定方法、手段危机处理计划,快速拟定好处理的方案,进而及时控制并扭转格局,最大限度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