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可靠性测试应用
1. 用户权限限制。软件是否按功能模块划分用户权限,权限划
分是否合理,考察超级用户对各个用户的权限管理是否合理,
包括修改用户的登录资料等。
2. 用户和密码封闭性。软件对用户名和密码有无校验,有无保
护措施,尤其对密码有无屏蔽功能。
3. 系统对用户错误登录的次数限制。软件对用户错误登录有无
次数限制,一般做法是连续三次登录失败就退出系统。
4. 留痕功能。软件是否提供操作日志,比如某用户登录的时间,
查询、修改或删除的动作以及离开的时间等。
5. 屏蔽用户操作错误。考察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的提示和屏蔽
情况,例如可否有效避免日期的录入错误或写入无效的日期。
6. 错误提示的准确性。当用户操作错误时,能否有准确清晰的
提示,使用户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例如当用户未输入完有
效信息时存盘,系统应当给出关于未输入项的提示。
7. 错误是否导致系统异常退出。考察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当软
件发生一般错误或严重错误时,软件是否会自动退出。
8. 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主要针对有数据存储需要的软件,有
的软件依靠数据库操作系统本身的备份与恢复机制,这需要
用户具备一定的操作知识;好的软件会提供备份与恢复的操
作,不需要用户直接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
9. 输入数据有效性检查。当用户输入的数据有错时,软件应能
判断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数据的生成。
10. 异常情况的影响。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掉电等试验,考查
数据和系统的受影响程度;若受损,是否提供补救工具,补
救的情况如何。
11. 网络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当网络中断连接时,是否会造成数
据的丢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6

根据GB/T 16260-2006中规定的软件质量特性,其中可靠性包括: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可靠依从性;

对于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成熟性:指软件产品避免因软件中错误发生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容错性:指在软件发生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已恢复性:指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

    可靠依从性:指软件产品依附与同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以及类似规定的能力。

说明一下:软件生命周期中经常开展的性能、压力、负载测试是源于软件可靠性、效率性、可维护性的要求,可靠性的目的是让软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