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重男轻女的家庭后来怎么样了?

最近《都挺好》电视剧引发了收视热潮,里面的苏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引发了观众讨论,你身边重男轻女的家庭后来怎么样了?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看法中,潮汕人都是重男轻女的,所以身为潮汕人的我,身边肯定是有很多重男轻女的例子的。

就好像我一个同事一样,她家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弟弟,她是潮汕地区里面的揭阳市的人,她家里就重男轻女很严重。她自己亲口说过,当时她结婚的时候,她妈妈是要求男方这边必须给10万元作为彩礼,虽然现在看来好像不是很多,但是当时她结婚的时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然后她的老公为了这个问题,跟她商量了很久,最后两个人一起努力攒到了这10万元彩礼。

本来我这个同事当时她的想法是,反正给了彩礼之后,她爸妈也会给回一些做她的嫁妆,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妈妈收了这10万元彩礼之后,给回的当做嫁妆的钱超级少(具体多少她没说),然后呢,就跟她说,你嫁过去那边了,要多帮帮家里,家里还有个弟弟得结婚呢,所以这些彩礼的钱,我是为你弟弟留着的。

她说她当时听到这个原因之后,心都快碎了,都是亲生的,为什么男女区别这么大。所以到现在她也实话说了,家里一出什么事,她都是只会表面关心一下,她觉得她弟弟能解决的事情,她都不会去插手,也不会去帮着出钱等。

所以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都会是,男的得到很多依旧不满足,女的付出很多,但父母还是不满足,然后到了最后,就是一出什么事情,女的都会不太愿意再去帮忙,毕竟在她们看来,她们的存在,就是“多余”的。

所以重男轻女的家庭,一般都是越到后面,越不能和睦相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8

最近热播剧《都挺好》火了,火的不仅仅是剧情,不仅仅是倪大宏演的苏大强,还有陈瑾演的赵美兰,更重要的是这种重男轻女式的家庭观念。在剧中,苏明玉基本上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人员,赵美兰对于苏铭玉基本上不管不顾,苏明玉想上清华大学,赵美兰偏偏让她上师范大学,为的就是能够有一定的保障,给家里减少负担。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其实我身边就有我的邻居,他们家就是重男轻女的家庭,他要了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儿,为什么生第三胎?原因就是为了生个男孩第三胎还是生个男孩儿得等到第三胎男孩一降生可以说两个女孩直接不管了,两个女孩上学都是爷爷奶奶接送,有些时候直接不让这两个女孩回家,在他爷爷奶奶那里住,说是要照顾她们的弟弟。


好多年过去了,可以说他们家庭也有农村搬上了城市,最后靠的还是女儿,和《都挺好》中的一样,他的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这个儿子竟然最后只上了个大专毕业,而且还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听说他这个儿子买房子都是两个姐姐出的钱,两个老人现在也轮流住在女儿家,他的儿子基本上不管不顾,这么说吧,连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怎么能够顾老人呢?

男轻女绝对不可取,时代不同了,男孩女孩都一样,女儿也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男孩虽然可以传宗接代,这都什么年代了?该摒弃这些世俗的观念了。

第2个回答  2019-03-28

作为小岸有话说: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一般都会培养出强势的女儿,以及软弱无能的儿子,《都挺好》中塑造的人物,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其实都是“重男轻女”这种落后思想的受害者。

电视剧《都挺好》引发收视热潮,重男轻女确实戳痛了很多人的心窝,看得人有的嚎啕大哭,勾起了自己伤痛的回忆。在控诉之余,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苏母就是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她是受害者,然而,到了她自己的家庭,又延续了之前家庭的模式,对和自己一样性别的女儿苛刻、无情,对儿子重视、宠溺,就像复制一样。

女儿苏明玉靠自己自强不息,获得了强大的谋生能力,与家庭毅然决然的斩断关系,(和母亲从农村嫁到城市来一样);而两个儿子,一个出人头地却愚孝,另一个无能靠啃老。母亲死后,一家人聚到一起,潜藏已久的矛盾冲突激烈爆发。

    我的身边重男轻女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朋友的家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和我说的是她的母亲。

她母亲家有三男一女,母亲排行第三,本来还有一个妹妹,幼年的时候夭折了。然而,她母亲却没有因为独女身份,而受到父亲待见,相反总是被忽略。兄弟可以上学,外出,她母亲却需要承担家务,照顾父母、弟弟,将内心的抱负藏在心底,因此变得刚强,争强好胜。

后来,母亲结婚,也靠自己努力让家庭变得小康,然而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把金钱看的重要;同时性格强势,对她和父亲掌控,甚至与自己的兄弟们都发生冲突矛盾,为了利益的事。

而她的兄弟们,兄长还有担当,到了最小的弟弟,就恃才傲物,离过婚,让母亲一直操心。

    俗话说,一个好女人,兴旺三代人。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操得一大半。而“重男轻女”这种落后的观念,给女性带来巨大的伤痛。印光大师说,作为父母,须知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善教儿女;世间最大得恶业,莫过于不教儿女。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重男轻女”种下的是不公平的种子,长出来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伤痛。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女儿除了学习苏明玉,不靠他人,靠自己激发内在的力量之外,更需要接纳自己、关怀自己,与自己和解,进而与家人和解,断苦及苦因,才能不变成另一个母亲,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男儿则当自强,承担责任,为家人、妻儿、姐妹撑起一片天空。

第3个回答  2019-03-28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以前的同事老周和村里一户人家,他们就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人设,如今的他们每天像发条一样上得紧紧的。

那是我刚毕业出社会的时候,老周是管理人员,周末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他带着一串娃在外面溜达。头上骑一个,怀里抱一个,手里牵一个,旁边的老婆抱一个。闲聊的时候我好奇的问过他,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小孩?

他一副老成的样子告诉我:在农村里你不知道养儿防老吗?我前面3个都是女儿,以后养老靠不住的,只有儿子才能给我养老送终的。

旁边的同事都笑话他,以后你家是四大银行,除了一个建设银行,其它都是招商银行,以后你就躺着养老吧。

笑话归笑话,村里也有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家,如今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大女儿很少就懂事外出挣钱了,小儿子被宠得无法无天了,记得以前小时候,他小儿子偷别人家东西的时候,他的父母反而夸奖孩子能自立更生了。

从那以后,村里人都远离了那户人家,只要他小儿子在村里,所有人都不愿出门,生怕丢东西。好景不长,报应来临。小儿子成年后就跟着一群混混去了,成了村里一霸,每次没钱了就拖着凶器回家问父母要钱,父母不给就搬东西出去卖。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他老父亲拦着我,问我要一根烟抽,说家里都被儿子搜刮了,连一包烟都买不起了。

重男轻女,造成的后果只有那些有这种思想的人才最清楚。

第4个回答  2019-03-28

其实说句实话,我自己身边是很少有重男轻女的家庭的。但是有听自己的爸妈谈过一些外省的重男轻女的事情。所以就我所了解的这种家庭,一般现在都有两种发展结果。

一种是虽然最开始是重男轻女的,但是后来慢慢的在周围一些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可能不太对,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家庭的幸福与和谐。

因此,这种家庭一般都是在孩子有一定认知能力之后,就会慢慢收起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其附带的行为。比如说在我自己的家乡,四川的一些可能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地方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的一般表现方式就是在生下女儿之后,毫不犹豫就会计划生一个儿子。因为他们可能从心底里就觉得自己的女儿以后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男孩子才可以撑起整个家。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他们可以处理好这种矛盾,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比如我自己也是有一个弟弟,当初我爸妈也说是因为想要一个儿子,所以才生了他。但是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的家人从来没有表现出重男轻女的行为,甚至对我比对自己的弟弟好。

另外一种大概就是像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这种情况了,有些家庭的父母尽管知道重男轻女这种思想自己做法存在一定问题,但是还是控制不住去表现出来。

往往这种家庭也总是会出现很多矛盾,比如可能在家里的父母老了之后,子女会因为谁应该赡养老人而经常发生争执。所以,通常情况下,这种家庭一辈子都和不幸福与争吵联系在一起,很少有幸福的时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