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天体有哪些

宇宙是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的基本天体是
A星云 恒星
B恒星 行星
C行星 卫星
D恒星 彗星

宇宙中的基本天体包括恒星和星云。

宇宙大爆炸最先形成的就是星云,然后星云必须要堆积到一定质量才会发生坍塌成第一代恒星,第一代恒星爆炸才会形成第二代恒星和类地行星之类的。

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若拿地球上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些地方是真空的。可是星云的体积十分庞大,常常方圆达几十光年。

星云的形状是多姿多态的。星云和恒星有着“血缘”关系。恒星抛出的气体将成为星云的部分,星云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压缩成为恒星。在一定条件下,星云和恒星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

扩展资料:

恒星的空间分布

除了单独的恒星之外,联星系统可以是两颗或更多的恒星受到重力的约束而在轨道上互绕着,最普通的联星系统就是联星,但是三颗或更多恒星的系统也有被发现。

而因为轨道要稳定的缘故,这些联星系统经常会形成阶级制度的共轨联星。也存在着更大的、被称为星团的集团:范围从只有几颗恒星的星协,到最庞大的拥有数十万颗恒星,称为球状星团的集团。

恒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且通常都是与星际间的气体、尘埃一起存在于星系中。一个典型的星系拥有数千亿颗的恒星,而再可观测的宇宙中星系的数量也超过一千亿个。

过去相信恒星只存在余星系之中,但在星系际的空间中也已经发现恒星。天文学家估计宇宙至少有700垓颗恒星。

除了太阳之外,最靠近地球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离是39.9兆公里,或4.2光年。光线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要4.2年才能抵达地球。在轨道上绕行地球的航天飞机速度约为8公里/秒(时速约30,000公里),需要150,000年才能抵达那儿。

像这样的距离,包括邻近太阳系的地区,在星系盘中是很典型的。在星系的中心和球状星团内,恒星的距离会更为接近,而在星晕中的距离则会更遥远。

恒星间距离非常遥远,天文学上一般用光年来量度恒星间的距离。而距离的测定则可以通过周年视差法、星团视差法、力学视差法、造父变星法等进行测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恒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星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4
A 恒星和星云
从传统的收缩学说来看,星云的前身是星际物质,是很微小的粒子,行星和卫星体积小,本身又不发光,观察很难,并且他们都围绕者恒星运动。而恒星则是靠自身的热核反应维持着稳定的状态,因此只有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