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预测技术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利用人的生理触觉来预测
1、嗅觉。煤自燃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产生一系列气体。这些气体一般都有特殊的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燃烧味等。人们可以用嗅觉闻到这些气味。
2、愿景煤自燃时,一般会产生肉眼可见的烟雾和水蒸气,水滴一般会凝结在煤岩表面。
3、感觉煤炭自燃过程中,矿井内温度逐渐升高,O2浓度逐渐降低,CO2等有害气体逐渐增多,接近点火源时会引起头痛、胸闷等不适。
这种预测技术主要基于人体本身,不需要设备投入,但是可靠性很低,对工作人员依赖太大,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
(二)温度探测法预测预报技术
温度探测法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监测地点温度,从而确定煤层自燃危险性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钻孔内安装温度探测器,或埋设一些温度探头及其无线电发射器,根据测得的温度和接收到的信号变化来判断煤层是否发生自燃,从而进行预测,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检测到的温度进行预测;二是通过监测点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技术充分利用了煤炭自燃和产热的特点,然后通过煤炭温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自燃火灾。测量可靠,结果直观,但由于是点接触,测量范围小,探头极易损坏。
(3)同位素测氡法预测预报技术
同位素中的氡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测氡法的原理是利用煤、岩中放射性氡的析出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使地下煤层氧化受热或自燃时,周围及上覆岩层中放射性氡的析出率增大。通过检测氡的浓度,这种预测技术可以准确地找出煤矿自燃火源的位置,分析火灾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指示气体分析预测预报技术
煤在自燃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反映煤氧化燃烧程度的指示气体,如CO、CO2、C2H6、C2H4、C3H8、C2H2等。它们的产量也会随着煤温的升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指示气体的产量及其变化率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早期预测。测定这些气体有三种方法:直接测定法、实验室分析法和自动检测法。CO一般可以在室温下检测,烷烃的检测温度一般在临界温度左右。烯烃的检测温度略高于烷烃,是加速氧化阶段的指示气体。炔烃出现的时间最晚,而且只有在较高的温度下才出现,是煤强烈氧化阶段的产物。这种预测技术可以通过产生的气体类型来判断煤炭氧化燃烧的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煤炭自燃的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