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Z1 (7540U/Phoenix2) 简单测试

如题所述

AMD在2023年以革新之姿推出了Ryzen Z1/7540U,一款专为Ryzen 5市场打造的非高端SoC,与高端型号R7 7840U形成显著的价格区隔。这款SoC采用先进的Zen4架构,融合了2+4经典与密集核心设计,GPU部分经过精心调校,展现出独特的性能与功耗平衡。

在性能测试中,Ryzen Z1/7540U打破了Zen2的传统,尤其在15W和30W功耗模式下,经典核心在默频下超越了7840U,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在Cinebench多线程测试中,30W模式下,Z1的分数约为10000分,相较于7840U的11800分,性能仅落后18%。然而,15W状态下,Z1的性能下滑23%,但7840U的优势也随之缩小。

核心效率对比鲜明,dense核心在低频下表现出色,而classic核心在高频性能上更为强劲。在密集运算场景下,dense核心在低性能需求时具有优势,但在高功耗下,Z1的能效表现更胜一筹。尽管基础功耗较高,但在高频能效上,Z1的优势明显,然而对于低功耗应用,其表现则受到一定限制。

在GPU部分,Ryzen Z1的性能并不完全与价格成正比,3倍WGP核心数量带来的性能提升并不显著。3D图形测试中,7840U普遍比Z1快80%。然而,当两者在相近的TDP约束下,性能差距有所减小。特别是在15W的低功耗限制下,Z1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升显著,尤其是在低负载下,游戏体验优于7840U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Phoenix2 SoC的密集核心设计,预示着未来在掌上设备中的重要性。尽管在低功耗下,核心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但Z1/Phoenix2在轻薄本领域的性价比仍有提升空间。通过可能的优化,如采用低分辨率屏幕和优化散热设计,Ryzen Z1有望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更多立足之地,与高端型号形成有力抗衡。

总结来说,Ryzen Z1/7540U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性能优化,为R5用户带来了实惠的选择。尽管在某些场景下可能略逊于7840U,但通过合理的功耗管理和优化,其在特定使用情境下的性能和性价比表现值得期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