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可能真正具有思维能力吗

如题所述

无论你是否欢迎,结论都是肯定的——
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具备名副其实的思维能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狭义的思维,就是指运算。例如一维运算,二维运算,三维四维...等运算。
而一维运算,就是二进制进位运算。这是机器的强项。二维,只是两个相互垂直的一维。三维四维等也如此。结论,现在机器就能做到。
2、广义思维,其含义应包括:
2.1、逻辑推演。现在机器就能做到。
2.2、推演内容的命名。这是机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机器的知识储备\存储,依赖对大量输入信号的命名。例如麦克风输入\得到的语音信号,被分段摄取并建立命名句。此是a此是p此是l此是e,此是apple,此是苹果。摄像头输入\得到的音频信号,也如此建立大量命名句。这样机器就可以不断地学习并存储知识,而丰富推演的内容。机器可以将不同的红色,命名为红1红2红100,红n。这种命名能力,比普通人要强大很多。
2.3、推演内容的定义。这也是机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命名句,是先得到现象,后对现象命名。这很像我们幼儿时的学习方法,指认法。而定义句相反,先有名称,后去对应其含义。这很像我们上学后的学习方法。名称,学者们已经建立好了。并约定成俗,我们不能乱改。只能用既有的名称,去赋予其既有的含义(及各种现象)。而含义,只是另外一大堆已知名称而已。现在的机器能够做到。
2.4、推演内容的判断。这是机器工作的主要过程之一。就是不断作出判断句。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都是在做判断句。在说此是什么什么。这其实只是对已经建立的命名句、定义句的重复读取。机器能够做到。
2.5、造句。这其实是名称的再组合。动词是动作的名称。形容词是状态程度等的名称。连词是关系名称。感叹词是语气名称。句中的都是名称。所以说,造句只是名称的再组合。机器能够做到。
2.6、语法。多学几门外语就能感觉到。语法只是造句中的名称顺序习惯而已。
2.7、预测未来。其本质是回忆过去。具有过去经历的积累,微观规模足够丰富,宏观规模足够高远,就能预测未来。例如,城里的人比农村人,更熟练地判断车速及距离,也就更善于过马路。而农村人比城里人更善于预测今年庄稼的收成。这都是由于经历积累更多。机器回忆过去的能力,即过去的存储量规模,都比普通人强很多,预测未来能力也更强。
2.8、逻辑关系建立。含义与含义之间关系,名称与名称之间的关系,名称与含义之间关系,现象与现象之间关系,等各种逻辑关系,可归纳为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先后关系、程度关系、因果关系等。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关系模型的建立有很大难度。但并非不可破解。人类文明名义逻辑关系模型建立后,机器就能够实现遵循全部关系的推演。
2.9、逻辑运算。这不用说了。机器能做到。
2.10、文学创作、艺术创作、工业设计创作等,这只是遵循逻辑关系的各种逻辑演绎。机器能做到。
2.11、关于思维,还有一些应说的旁支内容。不再详述。
总之,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具备名副其实的思维能力。这没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6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是有可能真正具有思维能力的,只是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研究进度,目前的AI还不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
第2个回答  2019-03-28
ai只要储存量达到一定界限就会有思维,其实就和人类的脑容量一样,人类是生物进化类,他们是科技机械进化类,虽然是目前我们人类发明,但是我相信宇宙肯定也有他们的种族,因为我们走过的路宇宙中肯定有更多种类走过,人类的脑袋何尝不是生物科技发明出来的呢,就是我们所谓的上帝或佛主,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理论有流传,那难道不符合现在的科学理论?光速,黑洞时间概念难道就不是吗,我想一个ai的储存量达到去运转很多东西后就会达到自我思考,感情,而且自我提升,人类也一样,就和进化一样,其实就是开发脑容量的意思,ai也是一样,只要达到临界点就会思维复苏,这个只是我个人想法
第3个回答  2023-11-29
不久前,谷歌公司旗下的一个团队研发了“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程序,与围棋冠军李世石对战。最终“AlphaGo”以4:1战胜李世石。在这个信息科技发达的世界,一些超级发明不断唤起人们的一声声惊叹。人工智能科技便如此。但是,对科技发达的惊叹中,我们应该冷静沉思,想一想人类与科技的真正关系。
人工智能机器是否能超越人类的大脑?有的人会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甚至会有一种恐惧感。如果有一天人们定论:智能机器超越了人类的大脑。那么,人类好像用自己的双手在自己的星球上创造了一类超级“外星人”,这似乎与地球上的真理相悖;人类发明的机器超越了发明者本身,从发明者的角度看,“超越”的定义又有些荒谬。这些问题或许会使一些预言家绞尽脑汁,然而,我认为人工智能机器是无法超越人类大脑的。
我们经常用以评价人类大脑的指标有两个,一为智商,二为情商。
人工智能机器的工作能力固然很强大,但它最大的智力缺陷是只能在被分配任务时才会彰显出它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机器只会“做题”。即便是“阿尔法狗”这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系统,它的学习,最终也仅是为了“做题”——计算如何赢得比赛。真正的智慧中蕴含着一种创造力,人类的大脑可以从这个世界上发现题目,自己为自己出题,而不用被上帝告知你应发明什么。这也是一种洞察力。人工智能系统无法主动地感知这个世界,自然也无法主动地思考自己能为此创造什么,因为它无法发现问题,只是被不断输入数据和问题,用固定的逻辑去解答它。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需要更智慧的哲人去指引它,效仿这位哲人的方法后,它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更聪明的哲人即是人类。
第4个回答  2020-07-17
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