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

如题所述

摘 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把握科学探究程序,把握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实验计划的制定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要将教学目标与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要将物理方法与实验教学相渗透,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科学问题,要给学生交流与评价的互动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并要尽量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还要把探究实验深入到课外和家庭中去做,这样才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科学探究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引 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方面又走在各学科前列。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新课标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上,而应把教学的根本目的界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具有开拓发展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一、把握科学探究程序,将教学目标与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程序也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这种思维程序有如下的各个要素组成: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这一思维程序对教师来讲是进行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他们进行探究学习、创造活动的重要参考步骤,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学习目标。
另外,在探究过程中,为了完成探究的各个要素还离不开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归纳法等等。
但是科学探究课题的选择以及活动的范围、层次都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课题应该从小到大,活动要从简单到复杂,要求从低到高,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整个探究活动中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同阶段的探究实验,有不同的达成目标。如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的掌握,在八年级物理中,安排了不同达成目标的探究实验逐一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循序渐进。学期过半时,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后学生的探究能力已初步具备。在八年级(上),最初的几个探究都是非常简单的、定性的,例如第14页“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第21页“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几个探究都是一两步就能解决的。此后的几个探究逐渐复杂,到八年级(上)的最后,关于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的探究已经是十分完整的、典型的探究活动了。同时要对初中阶段的探究实验有总体的把握,将三维目标的达成渗透到各个探究实验之中,最后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二、把握科学探究方法,将物理方法与实验教学相渗透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要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十分必要。比如我在“磁场”一节的教学中,首先举例: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知道它的存在?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感知它的存在?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测或接入小灯泡即可,而有风时我们知道空气的存在。紧接着我马上指出,这就是物理学中常见的转化法,而我们今天开展的探究磁场这种物质的存在也要用类似的方法。用小磁针的转动来说明磁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磁场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后我们又顺势引如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这时又让学生回忆光线的引入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马上回答:建模法。我又问:那我们引入磁感线用到的正是这种方法,这样物理研究的一些方法就顺利地教给了学生。又如我们讲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等又应该渗透等效法,等效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所以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科学问题
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后发现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探究问题。
具体的操作步骤:
设置问题情景→分析归纳情境体现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1 在电路连接方式的探究实验中,在未讲电路时,开始就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每组3-4人,分给每组3-4个电键开关,三盏小灯泡及灯座,电池组,若干导线,给学生1个实验要求,就是让三盏灯都亮起来,另外每个小组都要就实验提出1个以上表述正确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就记在黑板上,比赛哪个组提出的问题多。
例2 在研究摩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问题的过程如下:
设置问题情境1:多组相同压力下摩擦力大小不同的例子。
分析归纳:压力相同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同的。
设置问题情境2:多组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不同的例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去表示这种现象。
例3 在进行“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
问题情景l:先在课桌上放置两种不同规格的灯泡“220 V 100W”和“220 V 15 W”比较它们在正常工作时的亮暗情况,初步思考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问题情景2:让学生去观察、比较两个灯丝的外部特点,猜想一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情景3: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的正确性?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问题情景4:想象一下导体的电阻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四、探究实验计划的制定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实验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不可急于告诉和引导到自己或教材的要求上,以体现人的智能结构的多元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成对知识形成多角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灵活利用处理。让学生制定好计划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器材、过程(表格)……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张扬了个性,会充满自信心。设计实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我们的做法是,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设计,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加以积极地引导。
例1 怎样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观察比较的对象。学生的设计方案令教师惊叹,有的让烧杯里的相同的水吸热不同而升高的温度也不同,有的让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使玻璃管的红水柱上升,有的让灯丝发热升温而发光,有的让火柴梗吸收电热升温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在这五彩缤纷的答案背后,我们看到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又一次的提升。
例2 在讲“光的反射”时,有的组设计的方案看不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只能看到反射光射出的一个点。这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怎样才能将入射光、反射光的传播路径显示出来。
例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的设计了改变物体到透镜距离的方案,有的设计了改变物距与像距的实验方案,而在物距与像距的改变时,有的有设计了使物体与光屏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透镜来改变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对这些方案的探究,使他们领悟到了很多知识以外的东西。
五、探究实验要给学生交流与评价的互动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得出实验的结论不意味着科学探究的完成。对结果的评估、科学解释、对实验的反思必不可少。创造心理学信息催化理论认为: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我们两个人将各占有两个思想,这是扩散性。信息扩散思想交换的结果,不只是各自占有几种思想,还可以通过组合改造已有的思想而产生新的思想,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作用激发一些有价值的观念,这就导致创造。所以我想重点要提示各位同仁,对这个环节千万不能忽视。评估与交流可以是自我反思、小组互评、组内互评、师生互评。
例1 在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完成以后,选择固定物与光屏不动的同学,在实验中走了不少的弯路,遇到了不同的困惑,在实验时,有的始终找不到像,在我提示能不能把物与屏的距离加大时,才终于有了发现。交流与评估在这里对他们以及其他的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必要。
例2 在完成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后,有学生说:蜡烛点燃后烟雾污染教室、蜡烛熔化后的“油”污染桌面、蜡烛不容易固定等原因,用小手电筒代替蜡烛是比较恰当的。这又是一个多么具有人性化的反思,这位同学能成为国家栋梁又何尝不是百姓之福呢?
例3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实验完毕后,请愿意上台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得失。由于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同学的发言总是与众不同:有的学生讲了自己研究得到的结果:动力乘以动力臂的积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有的讲了自己在实验时的失败之处;有的甚至讲到了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的体会:测力计的方向一定要与杠杆垂直。
六、探究实验要尽量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  
设计实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对于羽翼未丰的初中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启动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大胆进行实验设计。即使设计中有对有错、有简有繁也没关系,因为这都是学生积极思维之后的结晶,教师要珍惜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方案,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就应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激励学生思考,增强他们思维、能力发展的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仅靠教材上的几个分组实验是不够的。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思多练。一是把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变成学生随堂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行随堂设计实验、随堂操作。二是鼓励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或问题,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出实验研究方案进行探索,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如学习了“大气压强”后,几位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大小”认识模糊、产生怀疑,就设计了“用注射器、钩码、刻度尺等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是疑惑顺利得到解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和协作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素质得到了实质性的具体培养,创新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
七、把探究实验深入到课外和家庭中去做,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
学生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物理规律、原理以后,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原理,光凭做习题是不行的,同时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大力提倡学生探究实验深入到课外和家庭中去做,作为课堂探究实验的有效的一个补充,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过照相机原理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摄影小组活动,探究照相机的使用方法,这样学生会对照相机的原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探究望远镜的制作,学过照明电路后,组织学生探究简单的照明电路安装,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后,可让学生探究测力器的制作,学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让学生探究杆秤制作等等,学生会从物理实验的大量探究中,看到物理知识的应用,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既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提供学生探究学习的条件,去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讨论与争论,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使探究顺利进行。另外,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探究性学习要求
要搞好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探究学习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如怎样设置问题情景,怎样提问,怎样收集整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等.因此,教师必须全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简介:申涛,出生于1971年11有2日,1995年毕业于襄阳师专高等专科学校。中学一级物理教师,现任襄樊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党)办主任、电教主任、八年级主任,连续多年任毕业班物理备课组长,对物理探究式教学颇有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在各类教育杂志上发表。
参考文献:1、刘学军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李明的《让快乐走进物理课堂》
3、2008年的《中学生物理》第四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8
多看看十万个为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