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定植在人体哪里?

如题所述

幽门螺杆菌特异地定植于胃部上皮。

定植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胃上皮表面覆有粘液,胃酸可杀灭细菌,胃会蠕动/排空,这些均会干扰其定植。幽门螺杆菌菌体呈S形,一端有鞭毛,使其能灵活运动,细菌含有高活性尿素酶,后者分解尿素产生的氨中和胃酸,保护细菌。细菌的这些特性使其能抵御胃酸、穿透黏液层到达胃上皮表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为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不能共用餐具,以免再度感染。

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门螺杆菌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6
幽门螺杆菌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gastric-typeepithelium),定植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胃上皮表面覆有黏液,胃酸可杀灭细菌,胃会蠕动/排空,这些均会干扰其定植。幽门螺杆菌菌体呈S形,一端有鞭毛,使其能灵活运动;细菌含有高活性尿素酶,后者分解尿素产生的氨中和胃酸,保护细菌。细菌的这些特性使其能抵御胃酸、穿透黏液层到达胃上皮表面。幽门螺杆菌在胃型上皮定植是受体与配体的特异结合,宿主上皮细胞表达的Lewis抗原起受体作用,而细菌BabA等基因表达的产物起配体作用。
正常情况下胃型上皮仅见于胃黏膜,病理情况下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可发生胃化生(gastricmetaplasia),Barrett食管可含有胃型上皮,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定植在十二指肠和Barrett食管。幽门螺杆菌不能定植于肠化生黏膜,当胃黏膜发生广泛肠化生时,幽门螺杆菌就无法在胃内定植,甚至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也会随之消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就是在胃部,当然在其他部位不会引起感染,这种主要是能够耐受胃酸的,这种感染应该给予去油门螺杆菌治疗,一般用四联药物,比如阿莫西林。
第3个回答  2020-05-26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定植在胃里的一种特殊细菌,主要在胃的幽门,因此称幽门螺旋杆菌。我们门诊或体检查“C13呼气实验”就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阳性一般就代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炎、溃疡、胃癌等多种疾病,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4个回答  2020-05-26
胃部。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