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大小便不说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一、孩子为什么尿裤子不敢和老师说?

1.胆怯,怕被批评

对于还在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老师是非常有威信的人。的确幼儿园的老师常常会更有耐心,而且更加和蔼一些,但也改变不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严肃的形象。很多孩子在心底里其实对老师不仅仅是敬畏,更有些害怕。所以,当孩子觉得这件事情是他做错了之后,往往就不敢去告诉老师了。

2.怕难为情

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上课、下课都在一起活动,而孩子尿裤子了,有时候是羞于当众告诉老师,怕被别的孩子嘲笑。的确,这种事情在学校阶段时有发生。班上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对班上发生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总能找到一些“笑点”。可尿裤子这件事,若是被当成嘲笑的对象,就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尿裤子后,不愿意告诉老师了。

3.卫生习惯问题

一般对于男孩子而言,其卫生习惯会较差于女生。对于身上稍有不适也不会太在意。我们小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对于玩水弄湿身上很敏感,急着回家去换身干净的衣服;而有的孩子,则会不以为然,玩水湿了后反而更加高兴。虽然,尿裤子和玩水性质不同,但说明的问题都在于小孩子对于不适的敏感程度,也归结于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问题。

4.老师或者保育员的处理方式

除了上面三个需要从小朋友方面找的问题外,的确也要考虑一下老师或者保育员的问题。会不会小朋友看到老师处罚过那些尿裤子的孩子,从而让孩子有了害怕的情绪。当自己发生尿裤子或做错什么事以后,变得不敢和老师沟通。

二、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1.做好如厕训练

我发现这一点年轻的家长和老一辈的做法会很不一样,可能是现在尿不湿太方便的缘故,许多年轻的家长总认为,上厕所这件事长大就会了,故在家从来不会给孩子特地去做如厕训练。我们老一辈,之前都是用尿布,频繁的换洗工作的确给大人带来了不便,所以对于孩子的如厕训练反倒比年轻一辈的重视。我们小区就有孩子还未满一岁,奶奶就带着进行如厕训练的,效果也还不错,至少比我家豆豆提前摆脱了纸尿裤。一般来说,孩子1岁半以后,就要开始进行练习了,可以从不出门的那天开始不给孩子穿戴纸尿裤,试着让孩子学会有尿意时提前告诉你。

2.按时询问孩子是否有便意

这也是如厕训练的一部分,除了孩子主动告诉家长是否有便意外,因为孩子的思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经常会忘记自己要尿尿了这件事。所以,家长定点的提醒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而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做的也是在下课了,就询问孩子是否想去洗手间。如果在家和在校都能够配合起来给孩子灌输“过段时间要去尿尿”的思想,孩子也会养成了定时上厕所的好习惯。

3.不要打断孩子的“憋尿”行为

我们也会碰上这样的时候,明明刚才孩子喝了很多水,这个点也应该要去上厕所了,可孩子就是告诉你说不要去。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一下孩子的“憋尿”行为,因为成人对于上厕所的控制,也是等到尿意足够浓的时候才去的。而孩子也在练习“憋尿”,这也是他生理发展的一个现象,更不应该硬把孩子拉到厕所,放在马桶上。让孩子自己去控制尿尿的习惯,而不是去干涉。

4.教导孩子,老师是孩子的朋友

除了从如厕行为上下功夫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之后,对老师有所芥蒂,我们也应该尽早去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老师除了有教育他们的身份外,也同样是孩子的朋友。朋友间有需要的时候,我们都要学会互相帮助,所以在宝宝有需要的时候,也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我们要慢慢让孩子把对老师的“害怕”的情绪拿掉,这个除了老师需要做很多工作外,也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上着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一种可能是孩子没有适应 幼儿园 的生活,见到老师会紧张,所以不敢和老师说;另一种可能是孩子比较贪玩,玩得忘记了和老师说要去小便。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请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惧怕心理,这样孩子在大小便时就会和老师说了。另外可以请老师适时的提醒一下您的孩子,慢慢的给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可以了
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面呆的时间其实还是挺多的,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一定要好好的解决,如果小朋友在上厕所方面有问题的话,前期可以多拜托他们班里的老师对他多一些照顾,多给孩子心理疏导,家长平常的话也可以给老师送一些小礼物。
你要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家长可以把孩子的话转告给老师,这样老师才知道你孩子为什么不敢上厕所。
小孩在大小便时不说不告诉家长,多半是由于孩子有心理阴影引起,比如说之前孩子在大小便时告诉家长,家长没有理睬或者是打骂了孩子,孩子心里很恐惧。逐渐在以后大小便时也就不会说不会再告诉家长了。或者是由于周围环境嘈杂,比如周围人多时孩子害羞从而不敢说。家长要给孩子营造放松的心理环境和安静的外部环境,这样有助于孩子在大小便时感觉到放松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孩子在以后大小便时就会说会告诉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有便意必须和家长说,不要自己解决。培养孩子养成定时排便排尿的良好习惯。
第2个回答  2020-10-22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之后,各项生活都需要慢慢适应。随着时间的延长,家长们发现,孩子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小状况。孩子入园后哭闹是最明显的状况,还有一些隐藏比较深的状况,比如孩子上幼儿园后,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问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达出来。问老师,老师也不会明说。于是,家长们只能胡乱猜测,每天都在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虑。
其实,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现象并非个例,凝宝上幼儿园3年都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他说别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报告称,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家长们看到这个数据就可以放下焦虑了。
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问他“为什么非要憋到家里再拉呢?”凝宝说“愿意拉在家里的马桶里!”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问了班上熟悉的几个家长,她们也有相同的反映。当时虽然有些担心,但是看大家都这么说,也就没有在意了。
后来看到网上很多妈妈在议论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并不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
“要蹲着才能拉,我想回家坐着拉”
“排队才能大便,我那时候没有,有了就不排队了”
“在学校没有纸,不能擦屁股”“喜欢妈妈帮忙擦屁股”
“幼儿园的厕所不如家里的干净”
“要去楼下的厕所才能拉”
“同学都说太臭”
......孩子的说法五花八门,搞懂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还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环境改变不适应我们在家里上厕所的时候,都是教孩子关上门。一方面可以保护隐私,从小养成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太臭,污染家里的空气。但是很多幼儿园的厕所设置在教室里,大概是为了安全起见,没有设置房门,上厕所时,是开放式的,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都能看到,这让孩子感到不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