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长什么样子有图片吗

如题所述

1:毛细血管瘤:最常见的一种即草莓状血管瘤,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初时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园形或椭园形,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随患儿生长而逐渐增大,形成斑块,高出皮面约3~4mm,鲜红色,形似草莓而得名。

2:海绵状血管瘤:病损位于皮下或肌层,边界不清,扪之柔软,可被压缩,有时可扪及静脉石,并在X线上显影,表面皮肤无变化或仅呈轻微的青紫色。长在头面部的,当头低位时,肿瘤则充血膨大,恢复正常位置后即随之缩小,恢复原状。位在四肢的,可通过抬高或下垂肢体测定。 

3:混合型血管瘤:指毛细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表面同草莓状血管瘤症状,皮下及病程发展同海绵状血管瘤症状。

4:蔓状血管瘤:是一种迂回弯曲、极不规则而有博动性的血管瘤,常见于头部颞浅动脉分布的额颞部及肢端,呈条索状高起,念珠状,表面皮肤潮红,温度较正常皮肤高,扪诊有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血管瘤有多种类型,比如:草莓状血管瘤多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发现多为红色小斑点,随着宝宝的成长面积逐渐增大。草莓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任意部位,其中以头面部最为常见,发病处的边界非常的清楚,多会高出皮肤。

第2个回答  2019-09-26
血管瘤有很多种类,经常有患者混淆鲜红斑痣和血管瘤,鲜红斑痣不突出皮肤,呈淡红色、粉红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面积扩大,颜色加深;而血管瘤突出皮肤,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之后会迅速增长。
鲜红斑痣:又名微静脉畸形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

草莓状血管瘤: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
第3个回答  2019-08-17
血管瘤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四种,1.蜘蛛痣多见于少年儿童,好发于面部,呈5-8mm的蜘蛛状血管扩张,中央有1个有搏动的高起红点,压之退色。2.鲜红斑痣红斑痣是一种毛细血管痣,又称葡萄酒色痣,它为弥漫的毛细血管扩张,呈红色或暗红色大片状斑痣。3.毛细血管瘤血管瘤又称单纯性血管瘤,表现为1个或数个呈草莓状隆起的红色肿瘤,表面光泽、发亮。4.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为高起大片状充满血液的血管性瘤,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故触之呈海绵状,压之可退缩,松开后又充血、鼓起。它既可凸出皮肤表面,也可深埋于皮下组织,也可破溃,流血不止。
第4个回答  2022-06-09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性病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血管瘤主要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不同的类型病理变化有所不同,具体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毛细血管瘤,主要是由毛细血管型血管组成的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瘤。好发生于头面部,尤其以口唇和眼睑部较为多见。部分病例会在数月至数年内可自发性的消退。而毛细血管瘤肉眼观,病变一般微隆起于皮肤,呈鲜红或紫红色,境界清楚,无包膜,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在显微镜下是由增生的成熟毛细血管呈分叶状或结节状排列;
  第二、海绵状血管瘤,主要是由扩张的薄壁大血管所组成的血管瘤,病变位置较深,一般会累及内脏及肝脏,部分患者会伴有多发性内生性的软骨瘤。肉眼观察肿物体积较大,边界多不清楚,切面为海绵状或蜂窝状,含大量的血液,受压后可缩小。在显微镜下主要是由扩张的薄壁大血管构成,管腔大而不规则,内充满了血液。
  以上为血管瘤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是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术后效果较好,注意密切随诊,定期复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