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出生于哪里

如题所述


郑志刚
郑志刚:出生于1976年11月2日,河南武陟县人。字怀_,号陟冈,居额“至正至刚之堂”。著名美术批评家、书画家、诗人、作家、国学学者。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深造,从欧阳中石、叶培贵先生游,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评论家,中国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河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老槐诗社社长。郑志刚拥有完整而淹贯的教育和学术背景,是诗、书、画、印、文并善的学者型艺术家。
中文名:郑志刚
别名:怀_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省武陟县
出生日期:1976年11月2日
职业:书画家、作家
毕业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批评家
新闻作品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稿奖
书画印作品多次获重要艺术展览奖
获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
代表作品:《郑志刚诗书画印作品集》《曹操高陵新出土石刻选》《丹青引》
早年经历
郑志刚,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武陟县。著名书画家、美术批评家、诗人、作家。拜在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的门下,现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评论家,中国民盟盟员,老槐诗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书画、诗文以及新闻采访写作的学习,勤奋刻苦,无限投入,成果斐然,系统临摹《爨龙颜碑》、《龙门二十品》、《汉三阙》、《汉三颂》,作长诗《莫高窟畅想》、《布达拉宫》、《龟兹,龟兹》。主事美术史论,文风冷峻深沉、硬语盘空,见人所难见、言人所罕言,有中国最“铁血”的美术批评家之誉;孜孜于书画篆刻创作,深探传统、穷追经典,作品求刚朗正大气象;余力诗词曲联赋、美术学、金石学、敦煌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白话诗文等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诗、书、画、印、文兼治。有数百万文字(学术论文、艺术评论、诗词曲联赋、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等)刊于国内多种传媒、入编多种文集。
师承关系
郑志刚师承欧阳中石(1928-)。欧阳中石,汉族,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董事局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与著名的书法家沈鹏与欧阳中石、邢飞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欧阳中石有着一个严谨治学的大学者、大书法家风范。他对学古人和自己创新都持有谨慎的态度。他教育他的学生要积极学习古人,要深入到传统的精华中去,学习书法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要学会深入研究,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扎实地学习、研究古人,才能逐步提高自己。他告诫他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要能够进入历史的深处探掘其内在的精神,还应能观史而察今。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欧阳中石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艺术大师三人行》《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1981年欧阳中石在首都师范大学创办成人书法大专班,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书法造诣深厚,其弟子人数众多。
艺术学术简介
郑志刚,字怀_,号陟冈(《诗经》、《散氏盘》所赐),居额“至正至刚之堂”。
1976年11月2日(农历丙辰年九月十一日),生于河南省武陟县。
1995年开始公开发表新闻、文艺作品。
2009年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艺术硕士学位。
2011年1月调入河南省书画院,任专业美术评论家。
主事美术批评,文风辛辣犀利、冷峻深沉、硬语盘空,见人所难见、言人所罕言,有中国最富国学因子的书画篆刻家、最“铁血”的美术批评家之誉。
孜孜于书画篆刻创作,深探传统、穷追经典,作品濡揉古今,饶刚朗正大气象。余力诗词曲联赋、八股文、考古学、敦煌学、古文字学、白话诗文等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艺术学术职务
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评论家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
中国民盟盟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
老槐诗社社长
艺术学术履历
10岁即获全县作文竞赛三等奖。
12岁开始在课余写作长篇武侠小说《神功少侠》。
14岁开始写作自由体新诗及古体诗。
16岁出任校文学社油印期刊主编。
17岁开始临帖,并有硬笔书法作品获地区竞赛二等奖。
19岁入武陟县委通讯组(新闻科)学习采访写作,并开始公开发表新闻、文艺作品。
26岁深入陕、蒙、宁、甘西北四省区至敦煌,历时月余、行程万里,沿途写就采访笔记20万字。
曾有10年新闻出版从业经历。先后任《东方家庭报》新闻总值班、《郑州晚报》机动记者组组长、《时代人物周报》深度报道记者、《经济视点报》总编辑助理兼编辑部主任、《青少年书法》月刊执行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等。
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稿奖、河南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编辑作品连续两次获全国美术图书“金牛杯”评奖银奖。
作品
演艺经历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中国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河南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老槐诗社社长。现供职于河南省书画院,从事专业艺术研究及创作。
10岁即获全县作文竞赛三等奖;12岁开始在课余写作长篇武侠小说《神功少侠》;14岁开始写作自由体新诗及古体诗;16岁出任校文学社油印期刊主编;17岁开始临帖并有书法作品获南阳地区二等奖;19岁入武陟县委新闻科学习采访写作,并开始公开发表新闻、文艺作品;26岁深入陕蒙宁甘西北四省区至敦煌,历时月余,行程万里,沿途写就采访笔记20万字。
曾有过10年新闻出版从业经历(先后任都市报记者、书法期刊执行主编、美术出版社编辑)。新闻作品曾获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稿奖、河南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所编撰图书曾获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2011年调入河南省书画院,任专业美术批评家、书画家。
个人专著
先后在《青少年书法》、《书画世界》、《粮油市场报》等报刊开设“志刚访碑”“书画网评”“志刚说粮”等个人专栏;有个人专著《丹青引》(美术评论集),编著《曹操高陵新出土石刻选》、《稀见古石刻丛刊(20册)》、《金文·秦风十帖(10册)》等公开出版发行,另有《郑志刚诗书画印作品集》、《“十里春风”中国优秀青年诗人系列·郑志刚卷》(诗集)、《西北这个梦》(散文集)行世。书画作品被国内多家重要学术、艺术机构收藏;曾出任第六届“银河杯”全国书法大赛、“诗圣杯”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大赛等多项重要艺术活动评委。
代表作品
郑志刚作品选登
主要荣誉
计有学术论文、书画评论、书评、新闻报道、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数百万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美术》、《中国国家美术》、《书法丛刊》、《东方艺术·书法》、《书画世界》、《美术界》、《书法报》、《书谱》、《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美与时代·美术学刊》、《文艺报》、《莽原》、《工会博览》、《中州统战》、《中原文史》、《中州诗词》、《豫商》、《河南日报》、《大河报》、《粮油市场报》、《河南商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东方家庭报》、《郑州晚报》、《焦作日报》、《时代人物周报》、《西部时报》、《教育时报》、《报告文学》、《武陟报》、《经济视点报》、《初中生之友》、《河南工人日报》、《竞报》、《世界》、《大观》等报刊杂志。
有百余篇计约近30万字的学术论文、书画评论、艺术访谈、序跋等专业文章,为多种美术图书、画册、作品集、展览等所刊载。
书画篆刻作品先后被多种专业报刊专题推介,曾参加“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秦皇岛之夏)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全国首届新闻界书法大展(优秀奖)、“中国粮食市场20年”征文摄影书法绘画大赛(书法类金奖)、第二三届“商鼎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优秀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盛世国风”2004中国书画年展(优秀奖)、“赣粤高速杯”全国书画大展、庆祝建国60周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师及历届学生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书画专业媒体书画年展、全国第四届书法专业研究生书学学术周、首届两岸美术出版界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全国第四届银河书法大奖赛(三等奖)、河南省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河南省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河南省政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优秀奖)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