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吗?

如题所述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法律分析
普通诉讼时效期限,通常可分为三类,一类为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第二类为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如相关法律中出现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是,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情形,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单行法修正,按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该适用新法律的规定。第三类为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依据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同,该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适用于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特殊主体。那些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只能适用一般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4

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4、第三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 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5、第三十三条,因产品质量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6、第三十二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二年, 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6

第3个回答  2021-03-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