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工作父母喊交生活费,工作后住父母家该给生活费吗?

如题所述

毋庸置疑,工作后肯定要给父母交生活费!无论住家不住家都是需要交的。

大家都知道羔羊反哺的故事,其实做人也是这样,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们拉扯大,非常不容易,当孩子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真正的成年,并且能够自力更生了。所以,我们获得的工资不仅要用于日常的开支,而且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虽然他们也许目前并不那么缺这笔钱,但是这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孝心。

在西方国家,每个孩子只要一满18岁,不管是在上学还是工作,都需要推出家门独立生活的,所以说西方的孩子,很多人上学的学费都是用贷款来的,他们工作之后,要自己的来还这些学费贷款。而在我们中国,父母包办了一切,别说学费了,就是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甚至工作之后,工资如果不能抵上支出的话,好多父母还要贴补着给孩子买房子之类的大笔开支呢。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孩子们的孝心表现也各不相同,在中国,大家习惯于啃老,总觉得父母甘愿付出。这样长期下来,中国的孩子就很容易养成一种自觉被动接受爱的一方,总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作为独生女子女一代,很多的孩子专享了父母的宠爱,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父母为他们做出来的辛苦付出。

如果孩子们辞去工作之后还住在家里,更要每个月的给父母交点生活费,或者给他们买点小礼品,这样才能避开啃老的嫌疑,也能促使辞职的孩子,赶快走出去,尽快的找到工作,虽然养儿养儿女并不指望着回报,但是爱是相互的。父母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也更爱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我们的孩子也会像我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我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应该给。

第一、父母生了你,养你到成年,就已经尽了他们应该尽的义务。

虽然在出生时,你的父母并没有征询过你的意见,不管你是不是愿意,他们就私自将你带到这个世界上。

但是,为你哺乳,教你穿衣,让你上学......供养你到成年,他们已经尽了他们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在你成年后,他们没有义务再来供养你。

第二、成年后,你需要为自己的所有行为买单,包括衣食住行。

成年了,你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买单。如果你是独自在外租房,自己做饭,偶尔回一次父母家,自然是没有问题,也不用提生活费,给了父母可能也不会要。

但是,如果你长期住在父母家中,吃他们的,住他们的。那么生活费还是要给父母的,要不要是他们的事,但给不给就是你的事了。

当今物价也贵,一切都要父母买单也还是于心不忍的。当然,如果你父母是富豪,你是富二代,也许他们也不在乎你给不给生活费了。

我的主张是,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还是独自居住。这样,才能真正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天天住在父母家,被父母唠叨着,时间长了也挺难受的。

第三、父母不图子女回报,但是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在中国,父母和子女一般都不会算得很清楚,父母愿意为了子女付出一切。

但是,赡养父母是我们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即使不住在父母家中,成年后的我们,也是需要给父母准备一些生活费,逢年过节给点红包孝敬他们的。毕竟父母养大我们非常辛苦,即使他们不需要我们的钱,作为孩子,该给的我们还是要给的。

第2个回答  2018-01-25

应该交,说一个和这个事情相似的一个案例吧。

我的大学,一个院另一个系的专业老师,两个人都是教授级别的,是学校返聘回来继续做老师的。然后他的女儿在一家国企单位做一名很牛的出纳,对口的专业对口的工作,拿着令人很羡慕的五险一金,过着非常安稳的小资生活。

只是女孩儿却不满足于此,因为她觉得她的生活太过安逸,没有一丝的挑战,毕了业之后就进入了这家国企工作,似乎没有一点的坎坷,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在快近30岁的那个不尴不尬的年纪。选择南下去南方闯荡一番,要做自己心里想的工作。哪怕头破血流,也要坚持自己的目标。

先前和父母打过招呼了,父母以为她就是小打小闹以为她玩玩而已,并不会真正的辞职,然后她毅然决然就把这有个稳定的铁饭碗给辞掉了。父母知道后就是心脏病复发,血压急速飙高。

迫于无奈,父母说你不要后悔,你今日所做的决定不要以后来找我们哭就好。但是父母并没有让她交所谓的生活费,她的父母就是对她彻底的不管不顾了,她也很有志气的,连家都不回,与她的事业要共存亡。

然后这两位老师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出这种焦虑的状态。

我的父母也曾经向我要过生活费,我当时还特别纳闷因为我个人觉得我主动给和,被迫要。非常接受不了的行为,我主动给是给多少我都心甘情愿,但被迫要就会给自己陷入一种很捉膝见肘的地步,会就会令自己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啊,然后让父母不信任自己呀。

然后会陷入一种困惑不解,焦头烂额的一种很迷惘迷茫的境地。父母真的不是向你要生活费,就是想借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要去随随便便的说,辞掉一份工作,就要辞掉一份工作,那么退路和代价,自己有没有完全有把握成的,如果辞掉这个工作跳槽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平台,去获得一份更好的薪水那么相信你的父母是不会阻拦你的。

因为每对儿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这个父母之所以喊交生活费,就是因为觉得那个女孩不希望她那么累拿着一个固定的工资,然后天天也不用那么累,就做一份很安稳的工作。

这是她父母对她所有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们要理解父母,但是退后一万步,父母喊交生活费真是很合理的事情。

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其实往往把这个钱真正给到了父母的时候,父母不会去花,不会去忍心去花这个钱,父母知道挣的每一笔钱都很不容易,一想到这个钱是女儿在外面很多的累才挣回来的,父母是不忍心花这个钱,因为会把这笔钱给偷偷攒下,以另一种形式回馈。

第3个回答  2018-01-25

必须交生活费。交了生活费就证明你有话语权,腰板就硬气了。

重庆北碚区的小周,大专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经父母安排在一个教育机构做会计,月工资到手3500。

但小周天性活泼,一点都不喜欢会计工作,没跟父母商量就辞职了。

小周的父亲气不过,要求小周每个月支付1000元的生活费,算作对小周的惩罚。

像小周父母这一代人,对孩子的控制欲特别强。

目前50岁左右的人,他们的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贫乏,大家都没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只能做到给孩子有口饭吃。如果还能够供孩子读书,那真是拼了老命了。

至于孩子工作时帮忙找工作,买房时贴钱,想都不要想。

这些人的父母真的养儿就是防老。在他们小时候,父母能给予的有限。当父母老了的时候,索求还很多。因为他们都没有养老金,只能靠孩子。

所以,50左右的人对父母又爱又恨。

因为吃够了没有人帮的苦,在他们有余力的情况下就特别想帮自己的孩子。

但是,他们的孩子是90后,生活优越,追求的不再是温饱,安定,而是个性,挑战。

一个拼命想给,一个拼命抗拒,双方之间的矛盾,就显而易见了。

我觉得小周的父母很过分,他们不知道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插手太多不好。应该让孩子尽管去做他想做的。一旦试过,如果没成功,孩子就没有遗憾,也许能踏实听父母的安排。如果做成功了,那不是更好。

作为小周,既然追求独立,就必须要付出代价。1000块钱该付就付了。

一面不想听父母话,一面又依赖父母这叫怎么回事?

第4个回答  2018-01-25

事件背景:大学生小周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工作,悄悄辞职后,被父母训斥,住在家里就要交1000元生活费。

作为有一位女儿的父亲,坚决支持小周父母的决定。

第一,这是父母的激将法,就是逼女儿出去工作,不要赖在家里啃老,没出息。

第二,这是父母的气话。父母心疼女儿还来不及呢,还要女儿1000元生活费?这1000元对父母来说,帮不了什么大忙?就是一句气话。

第三,这是父母的正能量。现在的孩子,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受累,不少人都在家里啃老。子女成年后,由于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出去工作。父母再疼爱,也不能把孩子养在家里,温室里的花朵,花期能有多长啊。

无论如何,父母不差女儿那1000元,无非是倒逼孩子出去工作罢了,有一种爱,就是狠狠心把你推出门去。

作为过来人,讲一讲我们过去的往事吧。我这一代人,大学一毕业,工作后的第一笔钱,一定要上交给父母的,证明什么呢?爸爸妈妈,你们养我22年,我现在可以回报你们了。当然了,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许多家庭不需要子女回报,但是作为子女是不是应该继承这个优良传统呢。

作为男孩,应该上交工资的50%-70%给父母。父母,其实都替你存着,真的就是为了你娶媳妇用。你想一想啊,你婚房的首付,你的父母,估计还要帖进去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吧。你凭什么不交?

作为女孩,应该上交工资的30%-50%给父母。父母,嫁女儿都是要送嫁妆的,你交的工资,都给你攒着的呢,你出嫁时,全部连本带利给你了,还要贴进去几十万吧。

所以,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子女自觉,都应该上缴一部分工资。父母养育你22年,难道不应该回报一点吗?再说了,你交的工资,连同父母的财产,将来都是你继承的。你凭什么不交?!疼爱,不代表你可以赖吃赖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