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身份证,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题所述

居民身份证,简称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具有“人手一证、每证不同、人证一致”的特点。身份证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任何场合下,每个人都应使用自己的身份证,若使用他人身份证,且以他人名义进行活动,属于冒用他人身份证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视情节轻重,会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责任:

罚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

案例、李某和王某是铁哥们。一日,王某住宾馆忘记带身份证,李某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王某,宾馆工作人员在核对人证不一致后,系统自动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对王某罚款300元,对李某罚款100元。

评析、王某冒用他人身份证住宾馆,虽然不是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但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可对王某罚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拘留10日以下,若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出借身份证者李某,因其出借身份证的行为违反《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应接受相应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二、民事责任:

冒用者需赔偿损失,被冒用者无需承担责任。

案例、一日,王某出差时不小心将其钱包(内有身份证)遗落在街上,被恰巧经过此地的李某拾得,李某用王某的身份证及信息,以王某本人的名义购买一辆轿车,付款方式:首付+月供,汽车商行在收到李某定金后向汽车生产厂家定购车辆一台,车辆在运输途中,汽车商行发现李某冒用他人身份证后,认为李某不诚信,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并向李某主张赔偿损失,经法院判决予以全部支持。

评析、王某冒用他人证件,是欺诈的手段,导致汽车商行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汽车商行由此遭受损害,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并要求王某赔偿损失。本案中,王某无需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刑事责任:

冒用者触犯刑法,以犯罪论处。

案例、一日,王某出差时,其钱包(内有身份证)被扒手李某偷走,李某用王某的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透支1万元后,经过侦查、审查起诉,被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4万元罚金。

评析、王某冒用他人证件,并办理信用卡透支,该行为违反《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有罪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