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由来[20字]?

如题所述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桃符”,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1][2]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1][2]

中文名
春联
外文名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应用时节
春节、除夕
分类
文化
属性
习俗、文学
热点关注
历史背景 进击的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都贴的春联,居然是八股文带来的礼物?
贴对联是春节的标志性礼俗之一,由于春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会习惯性认为对联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对联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必须在具备了相关的历史条件之后才能诞生,而对联能够成为民间故事当中才子的标配,更是和明清两朝特...
TA说2019-02-18
解读 “春联”的秘密故事
最早的春联起源于什么时候?清朝皇宫里的春联要竟然要白纸来写?...
2018-02-21
历史发展
起源
春联的由来演变及轶事,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4个视频 | 3万次播放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 [1]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春联的成对出现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8
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而春联是贴在大门两旁的纸质对联。古代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诗,古代的“桃符”经过演变就成了现代的“春联”。
第2个回答  2020-02-27
古人为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而来。
按照你的要求,答案是20字以内。
第3个回答  2020-02-27
为了让自己红红火火,会让人民更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