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老兵曾歼敌400,隐姓埋名36年,后来怎样?

如题所述

信仰对于不同阶段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解读,对宗教的信仰,对个人的信仰,又或是对国家的信仰,都是支撑人类前进的动力。或许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更多的是追求自我的超越,信仰更多的是来源于宗教和个人色彩。而在那个动荡不安,战乱纷飞的时代,信仰指的就是保家卫国,一切为国,国家高于一切。

战争年代我国出现了无数英雄,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功劳受禄,有的却隐姓埋名。他们用鲜血和身躯谱写了一首首宏伟的诗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参战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无数无名英雄便诞生于这场战斗中。有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的事迹直到36年后,因为欠债2400元才被报道,世人才知道这是一位战时立过奇功的一等功战士。

这位一等功战士名叫蒋诚,1928年生于重庆合川区,1949年在成都加入解放军。老爷子如今年事已高,年轻时的很多光荣事迹已记不清,说话也不再利索。但只要谈到抗美援朝中,那一场震惊全世界的战役—上甘岭战役时,老爷子眼中的神采又重新变得飞扬起来。

对于我们来说,那仅是一场被记录在历史课本当中的战役,而对于蒋诚来说,那是关于他的时代记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美国为维护其在东南亚利益,迅速出兵干预,朝鲜节节败退,美国则越过了三八线威胁到中国的领土安全,战火也逼近了鸭绿江边。而后朝鲜政府因抵抗不了强大的美军,请求中国希望出兵援助,中国也随即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决策,迅速指挥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战斗。

在1952年,蒋诚所在的部队被派投入到上甘岭战役中,就是这场战役,见证了蒋诚的英勇无畏精神。在肠子被打出体外的情况下,蒋诚作为机枪手,还能保持清醒,打下一架飞机,一战歼敌400余人。在战争结束后,蒋诚荣获一等功,但他却选择隐姓埋名回到家乡,默默的成为了一位农民。

战后隐姓埋名的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勤劳务实地为人们做事。1983年,他的家乡需要修路,主动提出当年带领人的他,在道路修到一半没钱的时候,又以个人名义贷款2400元继续修路。那时的2400元对于他们家庭来说已是一笔巨款,为还这笔钱,他们全家省吃俭用好几年,甚至儿子也被女朋友舍弃,才得以还清这笔巨款。

直到36年后,在编写《合川县志》翻找的时候,才发现一等功蒋诚的事迹,无名英雄隐姓埋名的事迹才被知晓。一等功老兵曾歼敌400,隐姓埋名36年,却因2400元欠款揭露身份。疆场勇杀敌,卸甲即归隐,就是无数像这样的老兵,用自己的鲜血和默默无私,换回中国的安定,也正是他们诠释了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时光匆匆而去,这些保家卫国无名英雄的事迹却被时间隐藏,岁月在蒋诚脸上留下的尽是沧桑斑驳,而还能稍显他曾经的光荣印记的只有他那条破旧的绿军裤。这些以国家为首的英雄战士,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信仰一直牢刻在心,不求回报,对于他们,我们唯有敬仰。希望社会与政府能够给予足够的关怀,让老英雄们安享晚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后来,国家在整理当过兵的档案时,发现了这个老兵在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所以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上了这名老兵,给他颁布了最高荣誉,应该被人们熟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