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在编人员与编外人员工资收入差距大,怎么实现同工同酬?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同工同酬是不现实的。

编外人员和编内人员身份有着本质的区别,含金量也有本质的区别。编制人员一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通过公务员考试辛辛苦苦考进来的。而编外人员一般都是劳务派遣制,基本上是单位同事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学历和学校一般都不怎么样,更别说通过考试了,如果让二者的收入完全一样,那也没必要去辛辛苦苦考公务员呢,大家都托关系到体制内去当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了。

同工这个概率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体制内编外和编内人员看上去是同工,但实质差别巨大。编内人员从事的工作往往更复杂,更专业,编外人员一般从事辅助工作。最关键的一点,编内人员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要大得多。

想要实现同工同酬,建议还是得努力考上编制,考上了编制就可以实现同工同酬了,否则,以一个临聘人员的身份,幻想和呼吁同工同酬,是不可能的,既不可能自动获得编制,更不可能实现同工同酬。

体制内的大小领导都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编制就是法律!因为,国家编制(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等),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某一行业或岗位不同层级的实际需要确定具体员额数的。这些员额不因用人单位及其领导的意志为转移或好恶而变化,也就是说有权使用编制者,无权增减编制员额。在我国,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是依据编制机关下达给用人单位的编制员额招录在编人员。人员考录,经过编制机构核编确认后,才会移送给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核对列项该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发放。这就意味着:财政预算工资福利待遇核定的员额,是在职在编人员。

正因为在编人员的编制与工资福利待遇涉及到编制与预算法律法规的执行。所以,国家在招录在职在编人员有一整套完善而严谨的资格审查、考题、考试(笔试、面试)、考察、录用规程,现在基本上是在编人员逢进必考,而应考人多,录取人少,现实真的是一编难求、一编难入。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执法机关单位的在职在编人员依法定程序取得对应的执法权,而非在职在编人员无权执法。

非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是不能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工资列项的,只能列入它项经费。而且,非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也不是用人单位自己说了算,必须由有预算核算权的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落实。

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内在编与非在编人员同工同酬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有特例:某些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在编员额有限、工作岗位人员需求较大、自身又有财政自主权,他们在部分岗位上,实行了在编、无编同工同酬的政策。所以说,凡事都有例外的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30
这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个人觉得可以适当提高编外人员的待遇,这样也能减少不公。
第2个回答  2021-04-30
可以降低编内人员的工资 适当提高编外人员的工资。通过相关法律来实现工资调控。我国员工薪资上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考编仍然是一个比较香的岗位。
第3个回答  2021-04-30
可以根据编外人员和编制人员的工资情况一致而定的工资标准,还有缴纳社保的条件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也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第4个回答  2021-05-02
编外一般都是劳务派遣,可以基本工资是同酬的其他待遇都没有,很难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