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然字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有然字的文言文
1.文言文中从造字方法来讲,“然”是一个形声字。字的上面部分是声旁,读作“yàn”;形旁是“灬”(即“火”)。它的本义是“引火点着”,所以《说文解字》将“然”字解释为“烧也”。如:以须炉火然之也。(《墨子·备穴》)
后来“然”引申出其他意义了,人们就造了“燃”字来表示它的本义,以示区别。在文言文中,“然”字常常有如下意义:
①用于形容词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那样”,如: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③表示“是的,对的”之意,可用作形容词: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如果是动词,则翻译为“认为……是对的”,如:
沛公然其计,从之。(《高祖世家》)
有时候也可以用“然”来表示肯定的回答:
然,有是言也。《论语·阳货》
④“然”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然而”,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两个含有“然”字的短语:“然则”和“然后”。“然则”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然后”意思是“这样以后”,与现在的副词“然后”不同,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则”和“然后”的相同之处是:在肯定上文的同时,引出下文。
在现代汉语中,“然”字继承了上述大多数用法,如:
①不以为然(然,对)
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
③飘飘然(然,……的样子)
④事情虽小,然不可轻视(然,然而)
2.古文中然字有哪些用法然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
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
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⑶是的,对的。
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④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
⑦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法互瘁就诓脚搭协但茅然。
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
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
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
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
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
表示转折。
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
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20925884。
3.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中“然”字的几种用法然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这”、“这样”、“那样”,有时在对话中也做对答词,相当于“是的”、“对”等。例:
吴广以为然(对)《陈涉世家》
然后知吾向未始游(这)《始得西山宴游记》
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岳阳楼记》
谓为信然(这样)《隆中对》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这)《上枢密韩太尉书》
然,胡不已乎(既然这样)《公输》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等。例:
然足下卜之鬼乎(可是)《陈涉世家》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可是)《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然志犹未已(然而)《隆中对》
三、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译为“……的样子”。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醉翁亭记》
杂然而前陈者(……的样子)《醉翁亭记》
满目萧然(……的样子)《岳阳楼记》
4.文言文中“然”的意思都有那些在古文中的意思:
1、对,是:~否。不~。不以为~。
2、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3、这样,如此:当~。~后。~则。
4、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的样子,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6、古同“燃”。
〈动〉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burn]。然,烧也。——《说文》
3、俗字作“燃”。若火之始然。——《孟子》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明白[understand]。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耀;照耀[dazzle]。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7、以为…对;同意[agree]。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形成[form]。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宜;合适[fit]。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连〉1、但是,然而[but]。[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虽然。表示让步关系[although]。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于是[thereupon]。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史记》
5、然后;才[then]。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是,对[yes]假借为嘫。然,应也。——《广雅》子曰:然。——《论语·阳货》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1、如此,这样,那样[so;likethat]。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2、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助〉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庞然大物也。——唐·柳宗元《三戒》康肃忿然曰。——宋·欧阳修《卖油翁》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3、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
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穆公召县子而问然。——《礼记》
〈名〉姓。
5.古文中单独说“然”字有哪些意思然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
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
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⑶是的,对的。
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
(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④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
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
⑦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
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
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
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
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
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
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
表示转折。
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
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