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真的能改变现状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每次看到那个12岁的小男孩儿努力的样子,我都忍不住问一遍自己这个问题:
努力,真的能改变现状吗?

一、他努力的样子很帅,但也很让人揪心

数学课、英语课上,很少见他捣乱,老师从没批评过他。
虽然成绩差,但他的确很努力。

不会的问题从不藏着掖着,看起来也不会因为老师的不耐烦受到打击,或有什么情绪。
但越是这样,气氛越是尴尬。

六年级了,他问的问题,都是三四年级的孩子就能解决的。
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跟他重头细讲,但学生提出问题又不能不解决,解决吧又影响别的孩子的进度
时间久了,他的提问就渐渐被嫌弃起来。
有时候他举了好久的手,老师假装没看见
实在忍不住时,他连叫几声老师
慢慢地
老师和同学开始异口同声:下课再说!

可是下课之后呢,老师身边围绕一群勤学好问善言辞的孩子,他根本又插不上嘴。

周末上完课,总见妈妈来接他。
他因为有很多问题等着问,所以总是班里最后一个出门。

妈妈很不耐烦,经常对着刚出来的他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怎么这么笨!每次都被留堂,你就是没好好学,好好学能天天被留堂?
已经跟妈妈一样高高壮壮的儿子也不恼,见怪不怪地听她骂。
妈妈更来气:你要是有一点儿骨气,也能考好一次!就你这样儿,一辈子就这样儿了!唉,我咋生出你这样一个笨蛋来!给你交这么多钱,还不如扔了!
旁观的同班同学在旁边笑,但又忌惮他妈妈的凶悍,不敢大声,只交头接耳地交流。
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一群人尴尬地听妈妈训完儿子,然后目送他们离开。

他们走后,大家照例唏嘘一番,质疑质疑妈妈的教育观念,替儿子担心一回。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那终究是别人家的事。

况且隔几天,那孩子还会准时出现,继续努力,母子间还会再上演相似的一幕。

二、他努力一辈子,不过是在悲剧中行走

他是世界著名的人物。

很多人都从他的故事里的取能量和营养,很多时候他的存在,就是让一些人感到安慰,让另一些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世界和人生。

《悲惨世界》就是以他为主的世界,出身贫苦,命运多舛。

他偷盗、坐牢、越狱,他是政治人物、忠实信徒、慈善家……他努力将这些毫不相干的标签集于一身,仅仅是为了做一个正常人,自由地在这世界呼吸。

一辈子对一个人而言,够长了吧?

可他努力了一辈子,还是没能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

与他不堪的过去相比,每一个和他相处过的人都能看到他高尚的行为,都能从他身上获得或实际或无形的恩惠,就连发誓与他为敌的,十分坚定信仰甚至为之自杀的沙威,也受到触动,幡然自省。

这样一个无私忘我的人,却因为处在那个残酷的环境里,让他所有的努力都变得一文不值。

三、努力,永远有意义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人物,都改变不了大环境,也很难改变现状。
 
如果人生从开场起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小人物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然而他们周边的人,或者是他们自己都对自己抱有极高的期待
却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那种期待,
像那个连那个连普通孩子都算不上的12岁的孩子,像身份极其特殊的冉.阿让,
可能用尽全力,穷尽一生也难达到理想中的辉煌或自由
那他们的努力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努力的意义,在于它背后的行动和希望。

对12岁的少年来说,不论本身资质如何,想要成为妈妈的骄傲,成为学习好的孩子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所以尽管不擅长,那孩子还是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试图融入学习的世界。

如果这种努力没有意义,难道一蹶不振低到尘埃,或者极端叛逆沉迷虚拟世界,那种压抑或逃避会更有意义吗?
虽然人生任何经历都不会白白浪费,一个人只能踏着自己的过去一路走过去,谁都不能例外,理想与现实间的鸿沟很难跨越,但踏着曾经努力过的经历走来,见到的风景是不是更不留遗憾呢?

对于冉.阿让,却是另一个走过弯路后努力的挽回悲剧。
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时代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自己曾走过的弯路所付出的代价——虽然这代价远远超过他曾犯的错误。
我们无法现场感知在那个思想闭塞、公正缺席的时代,也不能充满优越感地去指责他因为贫穷就丢掉人格,放任自己去偷盗;更没办法笑他傻:既然已经获得地位与荣誉,为何还要自投罗网,然后再去越狱?或者说既然已经越狱、隐姓埋名,为何还要在乎世俗的眼光,每每以牺牲自己以换取旁人的幸福或安全?

冉.阿让无疑是个悲剧人物,可是那个12岁的少年,不会也不应该成为悲剧人物。

他终有一天会长大,变成力量者。那个时候他会发现当年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慢慢在变小,发现成年后衡量自己的标准不再只有成绩这一个。
他会在另一些领域里遇到更好的自己,也会在无数次的努力、失败和教训中练就一颗坚强的心,高度抗击打; 
或多或少,他会遇到欣赏自己的人,比如欣赏他有韧劲儿的老板,欣赏他好脾气的女孩子,喜欢跟随和的他玩在一起的朋友、同事……

那个时候,他应该会庆幸自己当年曾经有过的努力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