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入职15号发工资怎么算

如题所述

工资是按照实际工作天数发放的,1号上班,会在次月将这15天的工资发放的。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且工资支付只能以法定货币来支付。关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一、工资的概念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工资的特点
1、工资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通常而言,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以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劳动为条件。但出现法定特殊情况时,即使劳动者未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仍需要按一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如法定节假日的工资、产假工资、病假期间工资等。
2、工资的支付形式是法定的。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3、工资标准由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而确定。
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劳动法律、劳动法规以及劳动政策为支付依据,或者依据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为支付依据。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会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标准,只要该标准不违反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如最低工资支付标准,该约定就对双方有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该约定按时向劳动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4、工资由多个部分共同组成。
劳动法中的“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多个组成部分。
5、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种。
工资与劳务费、佣金、稿酬等都属于广义上的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工资与其他几种劳动报酬的主要区别在于:工资以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为前提,受劳动法规范和调整,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而其他几种劳动报酬不以劳动关系存在为前提,仅受民法(具体为合同法)规范和调整,实行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