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中怎样才能判定已经入岩了

如题所述

根据钻渣判断:捞取钻进时的渣样,根据渣样判断是否入岩,对于反循环钻机很容易根据钻渣判断,而且相对较为准确。

根据钻进情况判断:根据钻速、钻进时的稳定情况等进行判定,一般入岩时钻速会明显降低,钻进时设备晃动也比较厉害。主要依赖施工经验,但有一定误差。

根据钻渣、钻进情况、结合地质报告综合判断。

仔细阅读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绘制出每个桩体持力层顶端标高等高线,待施工中钻孔深度达到等高线附近时可进行判别。由于等高线为根据钻孔资料推测绘制而成,当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时可能相差较大。

施工定类

桩基由桩和桩承台组成(见桩基础)。桩施工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打桩方法的选定,除了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外,还要考虑桩的类型、断面、长度、场地环境及设计要求。中国古代已有用石硪夯打木桩施工。其后桩长、桩径加大,石硪逐渐被拉动铸铁的落锤取代。17世纪80年代始有蒸汽锤问世。至19世纪30年代已应用导杆式柴油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桩基施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1
有以下办法:
1、根据钻渣判断:捞取钻进时的渣样,根据渣样判断是否入岩,对于反循环钻机很容易根据钻渣判断,而且相对较为准确。
2、根据钻进情况判断:根据钻速、钻进时的稳定情况等进行判定,一般入岩时钻速会明显降低,钻进时设备晃动也比较厉害。主要依赖施工经验,但有一定误差。
3、根据钻渣、钻进情况、结合地质报告综合判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20
楼上说的有道理。主要看沉渣及速度。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关于桩基的入岩判断
  灌注砼桩施工时,设计图纸常常要求桩端的持力层为岩石且必须进入该岩层一定深度。岩层深埋地下,情况极其复杂,判断是否进入持力层不仅重要而且有一定难度。如果判断不准,不仅是影响工程造价,还将会对单桩承载力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工程的结构安全隐患。
  一、在整个桩基施工前,甲方、乙方、监理、勘察设计应一起确定桩基持力层基岩判定原则,制定相关标准。
  二、仔细阅读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绘制出每个桩体持力层顶端标高等高线,待施工中钻孔深度达到等高线附近时可进行判别。由于等高线为根据钻孔资料推测绘制而成,当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时可能相差较大。
  三、认真进行钻孔记录,详细了解钻进情况。根据现场观察,桩基入岩后往往钻进较平稳,不会出现跳钻、别钻现象,钻进速率在强风化层中一般为20~50cm/h,在中风化层中为<20cm/h。钻进速率一般与桩机型号及钻头种类、钻头磨损程度有关。
  四、仔细检查岩样(钻进返渣)。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及次圆形,粒径一般5~12cm,硬度较低,矿物风化蚀变较强,多见石英及长石颗粒;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刃角形,粒径3~8cm,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碎石层岩样一般成份较杂。
  五、如果发生桩深变化很大或甲方对持力层入岩有怀疑时,可以采用钻芯取样的方法鉴定。
  由于钻孔入岩的单价相对较高,只有准确地进行入岩判断,才能合理地确定桩基工程的造价。
第4个回答  2010-11-20
设计角度一般是贯入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