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机关干部都不愿写材料

如题所述

   1、太伤身
气大伤身、纵欲伤身,写材料更伤身。写材料需要“坐功”,即使一篇只有2000字的材料,起码也得连续不断地坐3个小时,才能憋出个初稿来。很多时候思路深入进去的时候,正文思如泉涌,这期间你说我去溜个弯、伸个腰、撒个尿,那你的思路很可能就被尿跑了,回来继续思考继续憋,那感觉比便秘都难受。
写材料的人,颈椎、腰椎、视力基本上没有好使的,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痔疮。团委一写材料的兄弟告诉我,有一次穿个白裤子,那几天正犯痔疮,长啊长的突然破了,当时在电梯口等电梯,裤裆红了一大片,大家都无比惊诧地看着他的下身。这兄弟说:“当时场面很黄很暴力啊,哥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曾经一个领导写了将近二十年材料,腰椎已经发展到不能坐的地步,还有痔疮,几乎每次审稿子都是趴到沙发上,一趴俩小时不动,直到材料改完。
至于说连续加班熬夜好几天导致的眼圈发黑、嘴唇发紫,血压升高、皮肤粗糙,这都是家常便饭,根本不值一提。有时连着熬两个通宵,眼里红彤彤布满血丝几天下不去。
2、太费劲
很多人认为写材料是这样的场景:泡一杯茶,点一根烟,悠悠然坐在转椅上,胸藏丘壑,一气呵成。抱歉,你说的那是作家,不是写材料的。写材料的可没那么优雅没那么浪漫,这是个很费劲的活,很多事情都做在动笔之前。
以每年年底的系统内大会为例。领导的主报告起码要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写作班子领到任务后,开始下基层实地调研或发通知文字调研。还要向各有关单位要资料,遇到配合的还不错,不配合的还得动用私人关系办公事,求爷爷告奶奶不在话下。
这些工作做完,开始定主题、列提纲,光讨论修改提纲得至少五六遍。完了以后开始分解任务,实行包干。这些工作至少需要一个月,这些都做完了你才有资格苦逼地坐那开写。
写的过程是极其考验情商的过程,因为领导的新想法新思路经常会灵光一闪,随时都会过来,推倒重来是家常便饭。初稿写完至少要改五六稿才能端到领导那,再根据领导最新精神反复修改。
改完以后搬来投影仪连上电脑,当然不是让你看电影,哪有那好事!投影打到墙上,全体写作班子围坐在会议室,逐字逐句通稿。通稿不仅仅是揣摩文字,凝练语句,更重要的是对稿子所要体现的大政方针、工作思路、观点、方法进行再次梳理、查漏补缺。通稿的会议室里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写作班子大都是老烟枪,一开门烟雾缭绕、宛如仙境。
通稿后呈给领导审阅,如果运气好,领导满意,不再改了,才能上内部会议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往往还要再改几稿。然后再发到系统内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还要再改几稿。每次这样的会议稿子改个三四十次很稀松平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材料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3、太寂寞
七夕节的单身狗不是最寂寞的,材料狗才是最寂寞的。只要材料任务一到,那就意味着开始独守空房、与世隔绝了,除了中午吃饭去食堂,其他时间基本看不到白天的太阳。白天时间肯定不能空着,但办公室人来人去根本沉不下心,只有晚上下班后,楼道里走空了,静悄悄的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这时候才最出活。当别人在家陪老婆看电视、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或者在外面跟伙计们一起喝酒吃肉的时候,写材料的正弯着腰坐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显示器,烟灰缸里早已堆满了烟屁股。
写材料的是没有固定假期的,遇到紧急任务春节期间加班不是什么稀罕事。外单位一个写材料的小兄弟曾经悲情地跟我讲:“有一次春节在老家,正给父亲搭把手炒中午的下酒菜,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我三下五除二拾掇了拾掇东西,开着车就往几百里外的单位赶。车开出几百米后,我从后视镜看着老头老太太还在远处齐刷刷站着不动,伸着头往我这个方向看。那晚在办公室一边写着材料,一边看着远处人家放烟火,鼻子里酸了半天没缓过来劲。”
干这一行的女同志很少,没结婚的女同志更少,因为一旦干上了就没时间谈恋爱。你想啊,谈恋爱都是晚上出动,好不容易遇到个动心的,人家约一次你在写材料,约两次三次你还在写材料,你就是林志玲人家也不愿跟你玩了。女同志跟男同志还不一样,青春年华那几年耽误过去,再找就难了。我好几个写材料的女同学,性格超级好,长得也不赖,学历特别高,目前都是“剩斗士”。
4、太清贫
八项规定前没人搭理写材料的,八项规定后更没人搭理写材料的。之前别的岗位逢年过节会有人送点礼品和土特产,但写材料的没人给送。之后别的岗位很少接到礼品和土特产了,写材料的还是没人给送。好了,不管咋说心理平衡了。
政研室之类的部门是综合部门里的文秘部门,不是职能部门也不是业务部门。除了纸多笔多订书钉多之外,啥都没有了。权力?写材料的更是压根没有体验过。所以,很少有人找着办什么事,即便有人找了也很难办成,即便能办成也是靠纯友谊的老关系,拿脸去跐的,还得是在法度纪律程序之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主要有四个理由,如下:

1、太伤身2、太费劲3、太寂寞4、太清贫

即使一篇只有2000字的材料,起码也得连续不断地坐3个小时,才能憋出个初稿来;写材料的人,颈椎、腰椎、视力基本上没有好使的,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痔疮。写的过程是极其考验情商的过程,因为领导的新想法新思路经常会灵光一闪,随时都会过来,推倒重来是家常便饭。初稿写完至少要改五六稿才能端到领导那,再根据领导最新精神反复修改。

为何学习型的干部得不到重视?

工作之余,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但不会应酬,看到酒会头晕。所以,内心很抗拒的!久而久之,从我要去应酬,到不想去应酬;去了,也不能很好地有所“作为”;终于有一天,领导不需要我去应酬了。这样的状况,导致与领导越走越远,当然就会得不到重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