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改变那种只有国有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才能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都能合理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我国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资金,实质上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对企业关系不大。现在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保障费用由企业留利中支付,这样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为"企业保障",增加了企业负担。只有改变原有筹资方式,实行社会统筹,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这要求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失去稳定收入。这又会引起一系列新的矛盾,甚至危害社会安定。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一方面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使失去稳定收入的人们,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减少社会矛盾和改革的阻力。

④是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需要。我国原有社会保障资金是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用,这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不相适应。必须改革原有筹资办法,实行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⑤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我国农村原有社会保障事业是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依托的"集体保障"制度。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有集体保障功能已瓦解。家庭小型化趋势,又使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大量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其他产业,又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风险,扩大了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农村需要建立以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它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养儿防老"的观念,减少计划生育的阻力,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调节国家和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巩固工农联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