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金属活动顺序表是怎样的?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金属活动顺序表顺序由强到弱分别为: K Ba Ca Na Mg Al Mn Zn Cr Fe Co Ni Sn (H) Cu Hg Pb Ag Pt Au。也就是说钾钡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钴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

其作用简单地说根据该顺序表能够直观地了解金属的活动顺序。详细的说分为以下内容:

1、 在溶液中,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元素对应的金属单质能够置换出后面的金属单质,不过,K Ca Na除外,因为这三个金属单质在溶液中没有机会和对应的金属盐发生反应,而是优先和水发生反应了(这三个元素对应的金属和水的反应比和盐的反应更加剧烈)。

2、 排在H元素前面的金属能够将酸中(一般指强酸,如盐酸等)的H元素置换成氢气。K Ca Na这三个元素对应的金属单质在酸溶液中优先将酸中的H置换出来,反应完成后如果金属单质有剩余,才会和水发生反应。

3、 活动顺序表还能够判断其元素的还原性强弱,从左到右,元素对应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其离子对应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这里既然提到了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那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秘诀(快速记忆):失升氧、得降还、若说剂、恰相反。(解释:失去电子,化学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学价升高的产物),对应的反应物质是还原剂;得到电子,化学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学价降低的产物),对应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金属喝多顺序和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必考的部分内容,每年分值都不低,所以千万要加以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高中化学的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产物1氢以前的金属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2氢以后的金属不能跟非氧化性酸反应,只能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3活动性位于氢元素以前的金属和氧化性酸反应的产物与金属的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4)Fe、Al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产物 (1)除活泼金属(K、Ca、Na、Mg、Ba等)外前面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后面的金属可与前面的金属发生非置换反应:
第2个回答  2021-05-29

钢针的淬火和回火

第3个回答  2020-11-10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排在越前的位置越活泼,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置换金属。
第4个回答  2020-11-10
在实际做题的时候,一定是活跃的先反应,所以背过金属活动顺序表在实际做题当中非常有作用,关于这个反应先后的考点也不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