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80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特点!!!!!!!!!!!!!!

如题所述

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CPU工作原理,储存器结构,51,52和89C51,89S51型号对比)2009-09-15 23:48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CPU、RAM、ROM、 四个并行I/O口、1个串行口、 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特殊功能寄存器。 

----------------------------------------------------------------

简述下CPU的工作原理

构建CPU的基石是晶体管,可以看成是微型电子开关,代表两种状态:ON(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两种状态正好与二进制中的基础状态“0”和“1”对应。

CPU由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寄存器单元和时钟等组成。运算单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组和状态寄存器组成。

CPU工作流程:指令指示器指向内存中存放指令的地方。取指器在那里取出指令,并把它交给解码器。解码器解释指令。然后,ALU执行指令所要求的操作,它对数据进行加、减运算,或者其它的一些处理。在CPU解释并执行完一条指令后,控制器会告诉取指器在内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一直持续着,一条指令接一条指令,以令人眼花的速度运行。为了使一切都按时发生,各组成部分还需要一个时钟发生器。时钟发生器是用来调节CPU的每一个动作的。像节拍器一样,它发出调整CPU步伐的脉冲。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指令系统的指令长度为32位,操作码长度为8位,地址长度也为8位。当它收到一个 “00000010000001000000000100000110”的指令时,先取出它的前8位操作码,即00000010,分析得出这是一个减法操作,有3个地址,分别是两个源操作数地址和一个目的地址。于是,CPU就到内存地址00000100处取出被减数,到00000001处取出减数,送到 ALU中进行减法运算,然后把结果送到00000110处。

----------------------------------------------------------------

更详细的单片机内部结构

图中一些重要的寄存器:

PSW是标志寄存器或程序状态字,其中存放着各种标志位,比如溢出标志、进位标志等。

PC是程序计数器,存放着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16位),可寻址64KB地址空间。复位后的值是0000H。CPU每读取一个字节的指令内容,PC即自动加一,不能在程序中直接读或修改PC的内容。

IR是指令寄存器,ID是指令译码器。

DPTR是数据指针,16位地址寄存器,可以寻址64KB地址空间。

ACC是累加器,常用A表示,在运算器做运算时其中一个数一定是在ACC中,所有的运算类指令都离不开它。

B是乘除运算寄存器,在做乘、除法时放乘数或除数。

SP是堆栈指针。单片机的RAM中有一个区域是堆栈区,存放数据的规则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用堆栈来存放数据的原因是在运算时可以简化操作。

----------------------------------------------------------------

储存器结构

采用程序与数据分离的哈佛结构

特殊功能寄存器结构见这里。

----------------------------------------------------------------

不同机型硬件特性

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两大系列,即51子系列与52子系列。

51子系列:基本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1、8051、8751、8951

52子系列:增强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2、8052、8752、8952

片内ROM型式

 ROM

大小

 RAM

大小

 寻址范围

 I/O特性

 中断源

数量

 

 ROM

 EPROM

 计数器

 并行口

 

8031

 8051

 8751

 4KB

 128B

 64KB

 2*16

 4*8

 5

 

80C31

 80C51

 87C51

 4KB

 128B

 64KB

 2*16

 4*8

 5

 

8032

 8052

 8752

 8KB

 256B

 64KB

 3*16

 4*8

 6

 

80C32

 80C52

 87C52

 8KB

 256B

 64KB

 3*16

 4*8

 6

 

8051与80C51单片机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芯片的制造工艺上,80C51的制造工艺是在8051基础上进行了改进。80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HMOS工艺,高速度、高密度;80C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CHMOS工艺,高速度、高密度、低功耗;也就是说80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单片机。

89C51和89S51内核相同,89S51针对89C51的明显的几个升级如下:

1.程序存储器写入方式:二者的写入程序的方式不同,89C51只支持并行写入,同时需要VPP烧写高压。89S51则支持ISP在线可编程写入技术!串行写入,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烧写电压也仅仅需要4~5V即可。

2.电源范围:89S5*电源范围宽达4~5。5V,而89C5*系列在低于4。8V和高于5。3V的时候则无法正常工作。

3.工作频率:目前89S1*的性能远高于89C5*,89S5*系列支持最高高达33MHZ的工作频率,而89C51工作频率范围最高只支持到24M。

4.市场价格:由于89C51已经全面停产,所以在市场价格方面,库存的89C5*的批发价格要比89S5*贵将近一倍!

5.兼容型:89S5*向下兼容89C5*,就是说用89S5*可以替代89C5*使用,同样的程序,运行结果相同。

6.加密功能:89S5*系列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9S51的解密变为不可能,程序的保密性大大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7.抗干扰性: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需要像89C51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路。

8.烧写寿命更长:由Flash存储器取带了原来的ROM,89S5*标称的1000次,实际最少是1000次~10000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8
单片机是单片机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的简称.它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个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大、方便灵活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涉及智能化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领域。
在教学、实验和生产的许多实验场合,常常需要临时的频率可方便调节的信号发生器。但是市场上的函数发生器相对较贵,因为它们一般都是利用专用数字合成DSS芯片,虽然能产生任意波形并达到很高的频率,但是成本较高。而如果用分立元件组成函数发生器,通常只能产生低频信号,而且工作不稳定,不易调试。利用51系列单片机制作一个简易的函数发生器,具有成本低、理论能产生任意波形,达到较高的频率,且易于设计和调试的优点
第2个回答  2010-11-22
您好:
给个89C51pdf的下载链接给你,下载它的pdf来看吧。
http://www.21icsearch.com/s_89C51.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