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简介

如题所述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温病条辨》方之增液承气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增液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3.4 方解 3.5 运用 3.6 现代适应证
        3.6.1 由于脱水或其他原因所致有效循环量不足所致的便秘
      3.7 增液承气汤的药理作用
        3.7.1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3.7.2 对体液的调节作用 3.7.3 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7.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7.5 抗炎、抗氧化作用 3.7.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8 歌诀 3.9 摘录
    4 《镐京直指》方之增液承气汤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增液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增液承气汤

1 拼音

zēng yè chéng qì tāng

2 概述

增液承气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温病条辨》卷二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大黄9g、芒硝(冲服)4.5g,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效,主治因热结津伤,肠腑失润,无水舟停所致热结阴亏便秘证。本方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高热便秘,津液耗伤较重,以及痔疮日久,大便燥结不通,辨证属热结阴亏者。

3 《温病条辨》方之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对传染性疾病所致便秘不仅有通便和调节体液的作用,而且对原发感染性疾病有抗感染作用,同时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脏、循环、血液流变学功能,从发病机理上改善肠道的排泄功能。但是临床上对传染疾病患者应以配合使用有效抗菌药为宜。[1]

3.1 处方

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大黄9g、芒硝(冲服)4.5g[2]

3.2 功能主治

《温病条辨》方之增液承气汤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效。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证。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症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服增液汤不下者,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2]

3.3 增液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水煎每日1剂,先服半量,无效再服。[3]

3.4 方解

[3]

阳明温病,热结胃肠,津液受灼,肠腑失润,传导失常,以致燥屎不行,脘腹胀满;燥屎不行,邪热愈盛,阴津渐竭,故肠中燥屎虽用下法而不得通,此即“津液不足,无水舟停”之意。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者,乃热伤津亏之证。治宜甘凉濡润以增阴液;咸苦润下以泄热通便。方中重用玄参滋阴泄热通便,为君药。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为臣药。君臣相和即增液汤,功能滋阴清热,增液通便。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泄热通便,共成“增水行舟”之剂。

阳明温病,大便不通,若属津液枯竭,水不足以行舟而燥结不下者,可间服增液汤以增其津液;若再不下,是燥结太甚,宜予增液承气汤缓缓服之。因此,热结阴亏,大便不通者,使用下法,宜当审慎。

3.5 运用

[2]

1.本方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若兼有气虚者,可加太子参或西洋参甘凉益气;痔疮出血、大便干结者,可加地榆、槐花等。

3.使用注意:产后血虚、老年肾虚之便秘不宜使用本方。[2]

3.6 现代适应证

[4]

适应证:急性传染病高热、便秘,津液耗伤较重以及痔疮日久,大便燥结不通,热结阴亏者均可应用。

3.6.1 由于脱水或其他原因所致有效循环量不足所致的便秘

从本方剂的临床应用看,重点是治疗便秘,“以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舌燥,苔黄,脉细数”为证治要点,这就告诉我们该方剂治疗目的是由于脱水或其他原因所致有效循环量不足所致的便秘,而“口干舌燥”乃高渗性脱水之典型症征。高渗性脱水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其根本原因:一是进食进水不足;二是高热、大汗、皮肤蒸发、机体代谢消耗过多使不显性失水过多;三是除腹泻以外的其他原因如垂体性尿崩症,糖尿病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等所致的体液丢失过多;四是体液分配异常如感染性休克,水分转入细胞内或第三间隙所致有效循环量不足;五是盐丢失较少或摄取盐过多,这就形成高渗性脱水,诱发细胞内脱水而出现口渴、高热、少尿、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由于血流缓慢,脑血管扩张,脑细胞皱缩可诱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由于脱水肠循环功能必定发生障碍,肠蠕动无力;高渗脱水使肠液大量进入血循环而肠液大量丢失,大便秘结。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伤寒等。

3.7 增液承气汤的药理作用

[5]

3.7.1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玄参所含苯丙素苷具有抑制肝损伤,抑制ALT、AST升高的保肝作用。臣药麦冬水煎剂能明显促进胃肠推进功能。生地煎剂对中毒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肝糖元减少。佐药大黄煎剂可明显抑制HBsAg,抑制肝纤维化,防止肝损伤,降低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促进肝血液循环,同时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大黄还能促进胃黏膜PGE生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胃酸分泌而具有抗溃疡作用;大黄可直接增强肠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从而推进肠蠕动,其所含番泻苷作用于结肠中段和远端而使其张力增加,运动加强并抑制Na+和水的吸收;大黄在小肠和结肠还可抑制糖和钠的吸收,使肠容积增大,从而稀释肠道粪便,有利于大便排出。佐药芒硝可松弛胆道括约肌,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芒硝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和硫酸镁,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服药后使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使肠管内积存液体增加,肠管扩张,增加对肠道内容物的推动作用,同时Na2SO3本身对肠壁有 *** 作用,使肠气蠕动增强。

3.7.2 对体液的调节作用

君药玄参有降血糖作用,臣药生地、麦冬具有降血糖作用,生地、麦冬、大黄则能抑制Na+和葡萄糖在肠腔的吸收,不仅使芒硝中的Na+不被吸收,大黄还能防治胃损害,通过渗透性作用还能使肠道水分增加,大黄素及大黄酸可抑制肾髓质中Na+K+ATP酶,使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减少;大黄对氮质血症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治疗作用。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机理是:①大黄的泻下作用使肠内氨基酸吸收减少;②血中必须氨基酸增高,使蛋白质合成增加;③大黄还可抑制体蛋白分解,从而减少BUN来源;④大黄有利尿作用,并促进尿素及肌酐随尿排泄;⑤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残余肾代偿性肥大和高代谢状态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重要机制,大黄可使胃肾组织RNA合成减少,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减少系膜上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降低残余肾组织的耗氧量,从而延缓肾衰的发展。生地有利尿作用,可使Na+从尿中排出,玄参、麦冬和生地均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适应性,调节糖皮质激素及醛固酮浓度,进一步调节体液中的糖、Na+和水,而且大黄、芒硝均有利尿作用,使Na+大量排出,降低血浆渗透压,这样就可以使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这很可能为此方剂的“滋阴增液”作用。

3.7.3 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玄参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玄参小剂量有强心作用和降血压作用,尤其是对肾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扩张周围血管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治疗作用。麦冬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脏射血功能,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及坏死区域,并且有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抗心律失常作用,能使已受损伤的心肌细胞较快地得到修复。大黄也有强心作用,可以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生地黄有强心、利尿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明显,同时还通过升高cAMP使cGMP/cAMP比值降低而具有降血压作用。该方剂的这些作用,可有力地改善心肌及全身血液循环的功能,从而改善各种传染病所致全身及肠循环功能障碍,因而使便秘缓解。

3.7.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玄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乙型链球菌、大肠埃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多种细菌以及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玄参还有中和白喉毒素的作用。臣药生地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麦冬煎剂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大黄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抑制更明显,并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对多种致病真菌、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生大黄还能降低血浆内毒素的作用,对阿米巴原虫、 *** 滴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芒硝组成的消石片对胆道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产堿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7.5 抗炎、抗氧化作用

玄参所含苯丙素苷类、环烯醚萜苷对白三烯B4(LTB4)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抑制AAPH诱导的RBC氧化溶血,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麦冬煎剂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提高血及肝中SOD活力,降低血中MDA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生地水煎剂具有很强的抗炎消肿作用,并能增强血中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显著提高RBC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大黄能使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B4和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合成和释放减少,抑制环氧化酶,使PGE合成减少而具有抗炎作用;大黄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并能抑制LPO的生成,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芒硝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以大黄、芒硝组成的大承气汤可抑制炎性渗出和促进吸收,而且对多种炎症呈现程度不同的双相调节作用。

3.7.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玄参可使抗体时间延长。臣药麦冬多糖可显著增加脾脏重量,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血清溶菌素的产生,对抗环磷酰胺和60Co照射引起的WBC下降,增强RBC凝集率,并有抗过敏作用。生地具有促进机体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并能增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特别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为明显。大黄对肠黏膜细胞、脑细胞可发挥多种免疫调节作用,保护骨髓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的破坏,协调血凝素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及IFNγ,因而可增强免疫功能。

3.8 歌诀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2]

3.9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4 《镐京直指》方之增液承气汤

4.1 方名

增液承气汤

4.2 组成

鲜生地1两,鲜石斛5钱,元参6钱,麦冬4钱,知母4钱,连翘3钱,粘子2钱,生锦纹6钱,人中黄1钱,元明粉2钱,枳实3钱。

4.3 主治

《镐京直指》方之增液承气汤主治温邪乘胃,咳吵便闭,唇焦鼻煤,舌黑黄燥,谵语口渴。

4.4 增液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4.5 摘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