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丰田bZ3有何过人之处

如题所述

2021年,比亚迪汽车掌门人王传福在与俞敏洪的对谈节目《酌见》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直以来心中最为敬佩的车企是丰田,无论是产品的工艺还是设计都非常值得学习。借助于国家新能源补贴东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兴起,现已成为重要消费热点之一。而比亚迪也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自主领军人物。但语出惊人的是,丰田的工艺标准和设计能力始终影响着国内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研发与制造。尤其是丰田全球统一的QDR造车标准,早已融入一汽丰田品牌发展的基因,从研发到组装再到测试,始终坚持高品质(Quality)、高耐用性(Durability)、高可靠性(Reliability)。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为688.7万辆,不仅产销量再次刷新,其28%的新能源渗透率已领先全球1个百分点。

正因扶持加码和政策助力,当下新能源车型琳琅满目,可消费者的购车烦恼亦随之而来。

新势力车型定位别出心裁,懂得运用互联网思维收集用户数据从而注重产品定位,但薄弱的品牌力和几家财报数据飘忽不定的新势力仍会动摇消费者购买信心;传统品牌一方面大厂背书效果明显,品牌口碑稳定,但着实不太会玩新势力那般“花活”,尤其是合资品牌的新品不多,可选项寥寥。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往往不是鱼和熊掌该怎么选的问题,而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都要的逻辑。那么既有全球领先的三电技术、又有全球顶尖的品牌背书同时具备足够强大的性价比,才是部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前不久,丰田旗下基于e-TNGA架构的一汽丰田bZ3正式公布了售价,我们不妨看看新车在强手联合下有哪些亮点。

一汽丰田bZ3,亮点有些多

一汽丰田bZ3采用了丰田的e-TNGA纯电架构、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与电机。不仅如此,丰田基于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重新设计了电池构造、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

而e-TNGA作为纯电动架构,为一汽丰田bZ3带来诸多实质性帮助,包括车身重心降低34%、安置在车底内部的电池组,以及比燃油版车型高出20%整车扭转刚度等。

动力层面搭载135kW和180kW两种规格可选,峰值扭矩都是303N・m。电池容量有49.9kWh 和65.3kWh两种可选,对应的 CLTC 续航里程分别为517km和616km。动力指标影响日常出行驾驶感受,而续航指标可消除消费者的用车焦虑,但丰田做到的不止于此。

要知道,2019年时北美媒体Electric Autonomy曾发布一项关于LPF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数据,声称其年均损耗电池能量为2.3%。

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天然出色的稳定、安全属性,丰田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优化,并称一汽丰田bZ3在经过10年驾驶后,其LPF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容量损耗为10%,平均下来为每年1%,换言之10年后电池容量仍保持为90%,低于Electric Autonomy的研究数据50%。

此外,电池层面的技术加持始终为续航里程服务,一汽丰田bZ3入门版搭载49.9度电池,其CLTC续航里程可做到517km,平均值为每百公里10度电左右,而2021款特斯拉Model 3标续后驱版55度电池,NEDC下续航里程为468km,即便考虑到不同测规程下续航数值的此消彼长,一汽丰田bZ3依旧不落下风。

当然,在我看来一汽丰田bZ3是一款标准的家用纯电轿车,那么频频谈及硬核技术难免太过理性,反而设计和配置是家用车更需要注重的产品点。只不过丰田在设计上,仍旧流露出不少大厂笔锋。

比如一汽丰田bZ3引擎盖两端的隆起会给中央留出气流通道、比如侧裙上方内凹设计亦是为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结构,最终一汽丰田bZ3风阻系数定格在0.23Cd,与特斯拉Model 3持平。要知道,即便是2年前的日产,也经常以GT-R的0.26Cd引以为傲。

在诸多引导空气流动的设计下,拥有4725mm长,1835mm宽,1475(1480)mm高的一汽丰田bZ3无论哪一侧角度的视觉感受都不显呆板,每一个型面的填充元素都可圈可点,最终以近似紧凑型轿车的尺寸,提供2880mm的标准B级车轴距,这无疑是新时代下新能源家用车最务实的指标。

此外据一汽丰田工程师的介绍,设计团队还结合丰田过去80余年造车及赛车运动中积累的经验,对加速踏板、刹车、转向系统的操作及反馈进行设计调校,保留驾乘乐趣之余照顾到乘坐舒适性。与此同时,对座椅、方向盘、踏板与换挡旋钮的位置进行全新设计,通过工程学实现各部位最佳位置关系,进而实现最佳的驾驶姿态。

比如,一汽丰田bZ3为了减轻驾驶者的驾驶负担,在全新设计的异型方向盘上配备了远视点顶置仪表,以保持最佳视距。且顶置仪表盘还可与方向盘联动调节,让不同体型的用户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驶视野。其次,一汽丰田bZ3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视线死角,还针对中国道路情况作出大量实地考察,从而设计出了较低的仪表盘,使用车体验更为人性化。

如果说平台与三电是一汽丰田bZ3的硬件基础,那么丰田一贯的高水准设计则是软性基础设施,将用户实际出行面临的每一种可能都以前瞻化的设计理念提前落实到位。

近日,一汽丰田bZ3公布了最终售价——16.98万元,比早期预售价低了足足2万,其指导价已经触碰到同品牌A级车亚洲狮的价格段,而我们依旧能在配置表上清晰看到全系标配的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整车8气囊。当然,随着全国各地有可能会出现的终端优惠,其性价比必然进一步飙高。

小结:

不可否认,比亚迪凭借电池领域起家,在电池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有诸多先进技术;而丰田依然是全球首屈一指懂设计、懂生产的顶部品牌。使得一汽丰田bZ3成为综合丰田和比亚迪两家的双重优势共同打造出来的产品。以e-TNGA的品控、驾控质感为基础,再加以比亚迪三电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可谓是世界级品牌和三电的强强联手,而这不正好消解了用户“鱼和熊掌”该如何兼得的痛点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李大同01YC,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