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呢?

如题所述

学生,学生,学习就是生命。

学生,也叫学子;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学生是一种身份的名词,具有学籍的人都统称学生。

本质属性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个性特征。具有独立性与独特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能性,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有些不同的发展任务,要不断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能力与才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在社会占主导地位学生学业有成时将走进社会;学生的学习氛围,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8
“学生”这个词总的看来包含三个要素,限制了主体,只能是人。人在干嘛呢?主体发出的动作,在学习。不是在任何地方学习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学生”,这也就是限定场景,只能是学校或者军队等地方。
按照这个定义,我现在仍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学生,至于在没在学习那就另说了。
为什么今天突然想谈论这个话题呢?这确实也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尤其是刚过去的两个月假期,让我的这种身份意识更加明显了。相较于内在对于身份的认识,外部强加而来的认识更显著,这也正是触动我的地方。
来黑龙江上学也有一年半了,这期间,回家长呆过三次,前两次由于疫·情原因,平常本来也不太喜凑热闹,一般都呆家里,要不去荒无一人的旷野里走走。刚刚过完的寒假就不一样了,疫·情褪去,大家也都活泛起来了。
四公在这期间离世了,符合全福,全寿,全终,作喜丧。作为旁系亲属,自然是要去帮忙的,我这么大一个劳动力,怎少得了。
这期间免不了和人打招呼,尤其是爷爷的朋友们,每次他都会满脸洋溢着笑容来跟人介绍,“这是我孙儿,现在在黑龙江某某大学读研究生。”每每听到时,我这恨不得把头埋到衣服里,那哪行,只能回以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本来想私下跟爷爷提一下的,还是算了,这些年在学习上也没少让他老人家操心,现在开心开心可不应该的吗。
说实在的,在乡邻面前,研究生的这个身份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无形枷锁。无论在宴会上,还是日常的为人处事,表现好与不好,只与身份的合理性有关,与能力无关。
表现的好,大家不禁感叹一番,到底是个研究生啊,书没白读;表现的不好,明面不说,可能转个面,不就是个研究生吗,有啥可嘚瑟的。这还只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在身份象征上更不得了。
有一次,一个乡邻对我爷爷说:“这研究生毕业了,工资每个月至少上万吧!”我在一旁默不作声,瑟瑟发抖,也不好说什么。
当然,这个身份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好处。首先就是合理化了我的日常行为。不用为有没有女朋友,结没结婚而苦恼。当别人问起时,只需回一句:“我还在读书啊。”
一个人在假期可以去旷野里闲逛,无所事事,也不会被说成游手好闲,因为我还在读书啊。
因为自己的本科出身确实不好,大学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以前每次被问到时,都会进一步深挖,什么大学啊?非得一探究竟,知道结果后,可能紧接着的是一阵沉默、尴尬。现在不一样了,由于研究生的相对稀缺性,只要是研究生这个身份,可能就会引来赞许的目光。
有一次去县里买馒头,一位大叔看我背个书包,挺年轻一小伙,还在读大学吧?在读研,微微的浅笑一番。大叔带着赞许的目光来了一句,那肯定很聪明吧。不不不,我这脑子转的可慢了,就是肯学,嘿嘿嘿,有点尴尬。
捣过来,说回去,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这个身份,不过更喜欢称自己为学生,现在依旧。当这个身份后面承载了太多符号化标签时,唯有正视它,不愧于心,否则真的成为了一块被扯掉的遮羞布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