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介绍一下这几个城市吗:昆明、贵阳、六盘水、兴义、红果?

如题所述

  昆明,是古西南夷族的音译。昆明族原游牧于云南西部,汉唐时迁入滇池地区定居。后即以族称作为地名,沿袭至今。

  早在三万年以前,滇池沿岸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呈贡龙潭山旧石器古人类化石,已命名为“昆明人”。距今约七千至四千年前,古滇人已掌握了种植稻谷、制作简易衣物等技能。距今二千八百年左右,滇池周围已出现了奴隶制城邦。战国末期(公元前三世纪),楚庄跤率众进入滇池地区,与当地民族融合,在今晋城一带筑城置都,建立滇国。同时还在今黑林铺附近修筑苴兰城,是昆明最早的城。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臣服于汉,武帝封之,赠金质“滇王之印”。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益州郡,辖二十四县,首邑滇池县(今晋城),其余为谷昌(昆明)、建伶(昆阳)、昆泽(宜良)、连然(安宁)、秦臧(富民、禄丰)等。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将郡治移至味县(曲靖)。西晋在滇池地区设晋宁郡,郡首邑晋宁及谷昌等七县。隋朝和唐初置昆州,辖益宁、安宁、秦臧、晋宁四县。

  唐、宋时期,南昭、大理地方政权在滇西相继崛起。公元765年,南昭在今昆明城区筑拓东城,辟为东都,作为向东拓展的重镇,后称鄯阐,大理国兴起后,仍以鄯阐为东都。

  元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兵攻占大理国,翌年命大将兀良合台进占鄯阐城。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云南行中书省,滇池地区置中庆路,改鄯阐城称昆明县,为中庆路首府,当时又称押赤(或鸭池、雅歧)城。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入滇击灭元梁王势力,改中庆路为云南府,领昆明、富民、宜良、罗次四县,嵩明,晋宁、安宁、昆阳四州及所辖五县,于次年在今昆明城区建筑砖城。明末张献忠大西军余部入滇抗清建立政权时,曾改云南省为云兴省,云南府为昆明府,昆明县为昆海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讨平吴三桂割据势力后,仍袭明制,云南府领昆明、富民、安宁、晋宁、昆阳、呈贡、宜良、嵩明、罗次、禄丰、易门十一县。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昆明举行“重九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同年废云南府,保留昆明县。民国八年(1919年),从昆明县划出城区设昆明市,建立市政公所,直属云南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形成为全省的中心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949年12月9日,云南卢汗起义,昆明和平解放。当时昆明市辖8个区,昆明县辖7个区,均为区公所制。1953年昆明县并入昆明市,市辖区合并为10个,其中城区4个,郊区6个,均建立区级政权--人民委员会。1956年后,市辖区继续合并,又陆续将安宁、晋宁、呈贡、富民县划入昆明市,到1961年,全市辖8个县(区),其中有2个城区,2个郊区和4个县。1983年,宜良、嵩明、路南、禄劝4县并入昆明市。1999年东川市、寻甸县并入昆明市。

  昆 明 市 的 地 理 环 境

  地形:昆明市域处于云贵高原中部,为山原地貌,北窄南宽。
  山脉:有两条主要山系:一条是川西鲁南山脉越过金沙江南下的拱王山系,分布于禄劝、富民、西山、安宁等地;另一条是与滇东北乌蒙山脉连接的梁王山系,分布于嵩明、官渡、呈贡等地。
  水系:昆明市域界于金沙江、南盘江和元江的分水岭地带。境内主要湖泊和河流属于金沙江(长江)水系的有滇池、盘龙江、螳螂川、普渡河,属于南盘江(珠江)水系的有阳宗海、巴江,属于元江(红河)水系的有摆依河(晋宁)。
  气候:昆明地区属于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为北亚热带,低热河谷为中亚热带,山地为南温带气候。
  土壤:全市范围是高原红土壤地区。主要有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三类,还有为数不多的黄红壤、棕壤、冲积土和石灰土等。
  矿产:主要有磷、盐、铁、煤、石英砂、铝土等。
  花木:昆明花卉种类繁多,四季不谢。品种有400多种,常见的180多种。其中茶花、玉兰、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绿绒嵩、龙胆是云南八大名花。古木众多,嵩明有晋柏,黑龙潭有唐梅、宋柏,富民有千年的山玉兰,元、明、清以来的茶花、紫薇、桢南、银杏、柳杉、桧树、三仙梅、云南梧桐等遍布公园名胜。

  贵阳
  中国古语说:“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贵阳”之名,同时,古代贵阳盛产美丽的竹子,故贵阳简称“筑”。它地处山地丘陵之间,故还有“山国之都”的雅誉,而且市内自然景观,文化古迹,民族风情星罗棋布,因此又有“公园省”的“盆景市”之美称。

  贵阳是中国的又一春城,气候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热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气温是 24 摄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气温达4.6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是15.3摄氏度。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人们广为称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最佳数贵阳”。

  在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样。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群落,别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了雄奇秀丽、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其中,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镇红枫湖),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花湖、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

  在贵阳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有全国唯一的一幢木结构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阁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阁;有作为目前贵阳市标志、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楼;有贵州佛教第一大丛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为纪念明朝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阳明祠等。

  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块土地上38个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俗,有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饱含深情的歌舞、寻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节会;有称为中国戏剧雏形和“活化石”的傩戏、地戏,追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记录着中原文化和贵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贵阳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仅地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一些饭店酒店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还有专门的小吃筵可供品尝。贵阳最有名的风味小吃有肠旺面、恋爱豆腐果、雷家豆腐圆子、糕粑稀饭、“丝娃娃”、荷叶糍粑、吴家汤圆、毕节汤圆等。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贵州省省辖市,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9914平方千米,总人口274万,是一座以煤炭、电力、冶金、 建材为支柱的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家把六盘水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从全国各地调集成10万大军对六盘水进行大规模开发。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建成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务局、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机厂等大中型企业及一批地方小型企业。已形成年产原煤200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2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全市邮路1242千米,程控电话2万多门,开通了寻呼漫游和移动电话,全部开通了国内、国际直拨电话。文教体育卫生设施较为齐备,城市建设初具规模。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铅、锌、铜、金、石灰石、重晶石、硅砂、大理石、冰州石等30多种。其中煤炭最为突出,质量好,品种全,易开采。预测全市煤炭储量569亿吨,其中探明储量360亿吨,保有储量147.7亿吨。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在江南首屈一指。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浅层天然气现已进入应用性勘探阶段。

  水能蕴藏量大。全市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0余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有70万千瓦可供开发,目前已开发的仅占可开发量的3%左右。

  生物种类繁多。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3~15.2℃。境内最高海拔2900米,最低海拔580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农副产品、经济林果、中药材等应有尽有。目前全市尚有34.6万公顷非耕地资源亟待开发,农林牧业及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发展潜力极大。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六盘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堪与北京周口店齐名,已引起国内外关注;盘县碧云洞已加入国际洞穴协会,并列入了国际洞穴探险基地;水城天生桥高达136米,为世界之冠; 六枝特区西南部北盘江畔的古夜郎国遗址和羊可江峡谷,早为史学界青睐;盘县丹霞山、老厂“竹海”、妥乐千株古银杏、水城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六枝桃花洞、六枝滴水滩瀑布群等都享有盛名。在这块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聚居着彝、苗、布依、回、仡佬等30多个少数民族,至今仍保存着灿烂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南开苗族跳花节、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节等,都深得国内外友人的赞誉。在长角苗聚居的六枝梭戛,已建成国际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贵昆、内昆、南昆、水柏铁路,东连贵阳、西连昆明、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集喀斯特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探险、科考、避暑为一体的旅游胜地。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将成为六盘水市的又一支柱产业。

  配套改革集中。六盘水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六枝特区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红果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原煤炭部和贵州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六盘水市实行贵阳内陆开放城市有关政策并赋予六盘水市执行省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建立钟山、红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996年,六盘水又列为全国科教兴市试点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钟山、盘县1998年被列为全省20个经济强县建议。全市改革开放力度逐渐加大,以改革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发展潜力巨大。“九五”期间,国家在六盘水境内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较多,其中铁路建设项目就有五个,即内昆铁路、株六复线、水柏铁路、六盘水南编组站、盘西铁路电气化改造。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国南北向与东西向两条大能力通道将在六盘水交汇,六盘水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南下可以下海,北上可以入江,交通的“瓶颈”制约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六盘水市来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国家产业政策向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倾斜,发展重点向西部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倾斜,不论是产业导向还是区域布局,六盘水市都是倾斜的重点地区。1990年国家计委批准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则》和1993年国务院以国发[1993〕56号文件批转的《国家计委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中,已把六盘水作为能源、治金、化工重点产业基地,将在六盘水建设特大型矿区、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煤电铝基地。随着规划的实施,六盘水在西南和华南经济区域中的地位越狱将越来越突出。

  今后,六盘水市将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向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一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实施能源工程,发展“黑色经济”,巩固和提高煤、电、钢、铝、化工、水泥等支柱产业;二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实施生物工程,发展“绿色经济”,开发以保健食品、保健饮料为重点的芭蕉芋、魔芋、富硒茶、银杏、核桃、板栗、杜仲、畜牧养殖等后续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敞开山门,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社会环境,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甚至让利的原则,放手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发六盘水,建设六盘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