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题所述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 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 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