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是怎么样的一种道德操守

如题所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争馒头争口气,我就是不服气。在上述语境中,“气”早已脱离供人呼吸喘气之用的本意,上升为一种劝勉人生、振奋人生,为人应当积极拼搏、努力向上的士气。

先秦时期,“气”与“节”是作为两个词分别使用的,但其意项与后来连用的“气节”是有关联的。

“气”与“节”连用,合成“气节”一词最早是在《史记》中:“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史记•汲郑列传》)

何为气?

“气”是中国哲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汇,儒家、道家、佛家都有对“气”的不同论述。如《国语•周语》中记载周太史伯阳父的言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丞,于是有地震。”
伯阳夫以“气”来解释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并直接把“气”与“阴”、“阳”联系起来。

这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并将之演绎成儒家的“气”,由自然层面进取为道德境界。

如孟子讲“浩然之气”。在《孟子•公孙丑》中,有这样一段孟子和公孙丑之间的对白: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 也。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

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做人的豪迈气概,它使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无比刚劲、无比高大,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所代表的伟岸人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平时对自己的要求。

浩然之气是“养”出来的,而非临时制造出来。如何养?答曰:“以直养”。何谓“以直养”?答曰:一个人如果平时总能够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关键的时候自然能体现出较高的境界和水准。此外,孟子在讲到“以直养”的同时,还强调了“直”不是简单的直来直去,而要“配义与道”,即“直”要合乎道义和公理。

孟子强调,所有无私无畏的人格力量的源泉,主要且只能来自于我们灵魂深处,来自于我们切身感受到的、鲜活人性的魅力。具体的实现要依赖于以合乎道义的方式做人,从良心出发做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在孟子看来,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风范,绝不可能被理解为外在规范和标准的产物,而只能来源于我们灵魂深处积蓄已久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在精神的升华中对人性之崇高、生命之伟大的切身感受。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性命攸关的转折关头视死如归,在重大的人生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才表明我们有伟大的人生信念,有了浩然之气。

何为节?

《周易》中,有专门的《节》探讨节制问题,如“安节之亨,承上道也”。“甘节,吉,往有尚。”(《周易•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易》中把节制看作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定性,是一种固有中正之道的良好道德原则。在德性的视野下第一次探讨节制的美德,同时,具备伦理意蕴的“节”的意项还有礼节、节操等,例如:《周易•家人》中《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大事交代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何为君子?古语道:“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

儒家向来被称为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之学即教人如何**、成贤、成圣;儒家之志则要求人们崇尚道德价值、讲求内圣外王。气节之士一方面有高远之道德理想,另一方面就是对这种道德理想的坚守、笃信和践履。

气与节的关系

气与节统一于一定的高尚道德理想中,在孔子看来,一个人首先必须有所追求,心有所往。因此,尚志存性就成为气节的首要内涵。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立志与行志的论述,如:“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立志必然是气节之士的第一要义,也是气节的内在动力和目标。

孟子在探讨气与志的关系时则更深一层,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志”的论述,并且把意志融入其中,而意志坚定的前提是有理想、有信念。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志是气之帅,志至而气次。志与气是相互促进的。志之专一,气必从之,反之亦然。志为理想、信念及意志,涉及心性。志定则心不动,心不动则坚。

气节作为坚守原则之本,是道德的本质要求。它主要反映的是坚持真理和正义,即使身处逆境也坚贞不屈,始终不渝。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气节表现的不仅仅是人的精神状态,反映的更是人生道德观念。这里所说的道德观念,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目标,生死关头不苟且偷生,**威之下不卑躬屈膝,诱惑面前不低头弯腰的精神。

为人处世,必须坚守自己的气节与信念,守其志,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 历史上坚守气节的人物数不胜数。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苏武牧羊十九载,一心向汉,文天祥高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然赴死,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死面前,大义乃现。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坐骑赤兔马都以不食吴粟而死,马尚且如此有情意,有气节,遑论人,七尺男儿以何立于天地间呢?无他,唯气节而。

朱自清先生在《论气节》中也明确谈到“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变化的行动;“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静止的行为。文章大量列举事实,认为属于“气”或“气重于节”的有《左传》“一鼓作气”、.孟子的“浩然之气“、东汉党人的批评宦官的贪污政治、宋朝大学生的请愿罢免**臣、明朝东林党人的攻击宦官、民国时代教员学生的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认为属于“节”或“节重于气”的有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周作人、陶渊明和1947年当时“只能保守着自己”的知识分子等。面对1947年国民党统治的社会现实,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朱自清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教书匠,内心却洋溢着丰盈的“气节”,美援面粉嗟来而不食,他宁可死于民族大义,而不苟且偷生,这种民族气节,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