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由国务院批还是省政府

如题所述

高速公路一般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主导编制高速规划,省发改委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再报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设计由交通运输部审批,各市级单位负责配合,公路建设项目审批需要的手续包括: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使用、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其中,立项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前置条件,必须经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必须经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安全的重要手续,必须经过环保主管部门的审批;土地使用是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必须经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批准;规划许可证是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具备的合法性证明,必须经过规划主管部门的审批;施工许可证是公路建设项目必须具备的合法性证明,必须经过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批。公路建设项目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调研和论证,例如交通调查、地质勘探、设计论证等。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公示和听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保障。比如社会稳定论证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6
高速公路批准单位:国家交通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
国家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批准后,由国家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的公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跨市(地、州、盟)的公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公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公路建设规划应当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2个回答  2017-02-27
从发改委网站获悉,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下放政府投资交通项目审批权的通知,通知指出,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由省级政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发改委以交通领域作为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的重点,除涉及国务院、中央军委事权外,对能用规划实行有效管理的项目最大程度下放审批,仅保留少部分重大项目和中央投资为主项目的审批权限,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
下放政府投资交通项目审批事项包括:(一)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非跨省的新建(含增建双线)普通铁路项目,铁路总公司投资为主的由铁路总公司自行决定,地方和社会投资为主的由省级政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均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二)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由省级政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三)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的跨10万吨级及以上航道海域、跨大江大河(现状或规划为一级及以上通航段)的独立公(铁)路桥梁(隧道)项目,由省级政府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四)列入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中的交通行业直属院校、科研机构等中央本级非经营项目(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除外),由行业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在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提高“管”的有效性;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服”的主动性。加快实现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审批转向监管、从项目安排转向制度供给,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完善规划体系。借鉴城市轨道等交通项目审批权下放后以审批建设规划作为管理手段的经验,发改委将强化交通规划编制、审批和组织实施,重要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实现简政放权后的有效管控。编制和完善铁路、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沿海港口、民用机场、油气管道等中长期布局规划,编制综合交通五年发展建设规划,编制或审批国防交通、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沿海港口、空管系统等专项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中长期布局规划+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年度实施方案”相结合的规划管理体系,更好指导交通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项目建设实施。
第二,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发改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形成多方联动、共同监管工作格局,加强组织协调,层层分解、细化落实规划任务,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全程跟踪了解规划实施进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政府监管服务平台,运用市场、信用、法治等手段协同监管,切实保障规划有序实施。
第三,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对于下放的审批事项,发改委将加强对承接单位的业务指导,开展规划、管理、技术等方面人才培训和交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完善交通项目有关报告编制和评估等规范,积极研究支持规划实施、项目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等重点难点问题。
此外,发改委要求,本次下放到省级政府的审批事项不得再行下放,由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审批或决定的事项不得再行转移。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办法,规范审批行为,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接住管好,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