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

如题所述

脾胃调理推荐四个按摩法。
1、捏脊。
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但对成年人一样有效,适用于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坚持1周即可见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2、揉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按摩归按摩,中草药调理建议使用德甫的常渭宝茶深度滋养,养阴益脾。
3、擦小腹。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4、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5、灸法补气健脾滋肾。
爱喘的人多是由于肾阳亏虚,不能纳气,所以容易出现喘息气短,呼多吸少的症状。要想改善动则气喘的状况,可以通过灸法、食疗等方法助力,以提升运动能力。
艾灸是不少人常用的保健方法,可以用艾灸盒、随身灸等来灸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定喘穴(第7颈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厘米)、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脾俞(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这些穴位或要定喘顺气的要穴,或为补脾益肺健肾的强壮穴,以艾灸之可振奋阳气,改善虚劳气喘的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9

薏米淘干净,控干水分,平底锅不加油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红枣、枸杞、冰糖、桂圆、炒好的薏米,倒入开水冲泡5-10分钟

第2个回答  2017-08-30
一般来说,当空气中的湿度为40%至60%时,人体体感比较舒适。但如果湿度过大,细菌则更易繁殖或传播。湿度大除了可能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影响外,还会导致产生一些疾病。人体对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的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内水分调控失衡,湿留体内,影响健康。而湿气重容易让人感觉疲乏困倦,没有食欲,手脚冰冷,身体黏腻不舒服。这些都是湿清重表现,可以选择中药调理,徳甫的湿清草茶,可以帮助去除体内湿气,帮助调理,祛走“湿”气,随身携带、方便饮用。
湿气重应该避免吃水果的,不要吃凉性的,西瓜、香蕉和柿子是大忌。湿气重的人应少食虾蟹、芒果、榴莲等湿热、滞腻之物。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1、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
2、肠胃不佳。
3、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而如果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4、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8-30
祛除湿气主要有两件事:一、排湿,二、避免湿气产生
而合理的排湿食谱则是帮助人体顺利的排出湿气
这就需要进食有助于除湿解毒利尿的食物
推荐食物:
红豆(赤小豆效果更佳)、薏米、辣椒、大蒜、栗子、玉米、冬瓜、
绿豆、红薯、山药(淮山)、红枣、扁豆、蜂蜜、南瓜、茯苓、莜麦
推荐菜品:
红豆薏米粥(汤)、茯苓山药粥(汤)、蜂蜜南瓜粥(汤)
冬瓜玉米排骨汤、绿豆汤、鲫鱼汤、菊花茶、丝瓜咸蛋汤

湿气除了身体因素,更多的和生活起居环境,日常饮食习性息息相关
第4个回答  2022-01-03
脾虚湿气重的情况下可以用艾叶泡脚,艾叶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将身体中的湿气和寒气排出去,可以对脾胃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脾虚湿气重的情况下,可以多喝一些红豆薏米水,除湿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是寒湿体质,那么就不能服用。

脾虚湿气重的情况下应该多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将身体中的毒素和垃圾排出去,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从而改善体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红薯,山药,猴头菇等等,经常吃一些不仅可以排出湿气,还有助于调理脾虚。脾虚严重的情况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时候更应该调节好情绪,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可以有助于改善脾虚。经常按摩涌泉穴和足三里,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脾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