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寒潮为啥南方降雪比北方的明显?

如题所述

2021年12月25日,最近一次寒潮开始袭击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专家进一步指出,寒潮从一开始就向南移动,北方没有明显的暖湿空气辐合,所以降雪相对较弱,过程不明显。当冷空气向南吹时,它会遇到静止的锋。冷空气在底部,来自南部和东部的暖湿空气向上爬坡形成对流并凝结成雨。这种情况下,雨雪很容易形成。与此同时,温暖潮湿的空气在上层空气中来自西南部,在中层和底层形成了薄片。很容易变成雨,但遇到冷空气,相变成雪。总之,水汽条件、暖湿抬升条件和冷空气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南方雨雪过程较北方明显。

 这与过去中国由西北向东南的影响有所不同。其冷空气入侵路径为东方,对东方的影响较早、较强,对西方的影响较小。张说,东部的冷空气更强,暖湿空气更弱,因此东部的雨雪不明显。西部冷空气与孟加拉湾暖湿气流交汇,贵州、湖南遭遇强袭,形成雨雪交加的大范围天气。

12月26日,降雪量进一步扩大。雪区已到达贵州东部,贵州、湖南、湖北三地积雪明显。据监测,12月26日重庆东部、云南东北部、贵州中部和北部、湖北南部、湖南中部和北部以及江西北部遭遇雨夹雪。长沙、贵阳等大城市也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寒潮警报解除,南部地区的雨雪天气预计将在周日和周日结束。然而,雨雪天气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云见太阳”,国家气象中心27日继续发布蓝色低温预警:受寒潮余波影响,华南大部分地区气温缓慢回升,继续多云。

12月27日至28日,贵州、重庆东南部、湖南、江西西部、广西、广东西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和浙江东北部的日平均气温将比历史同期低5℃左右。与一些地区贵州东南部和西南部湖南低至7℃。由于冷空气与大云区结合,加上寒潮带来的北风,华南大部分地区的风寒效应较为明显。虽然从12月26开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上升,低温情况逐渐好转,但南方的气温将恢复得更慢,周一之后将继续上升。专家提醒,由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缓慢,仍处于低潮状态,并伴有多雨天气,导致身体寒冷潮湿。市民应注意保暖,并注意低温雨雪对道路冰冻及路滑的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1

       本轮寒潮终于彻底席卷了全国,零度线已经到达长江以南,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湖南中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将会有大雪,可见这次寒潮的厉害,不过有一点和明显,此次寒潮中,降雪最明显的都在南方,而北方则是反应平平,那么这是为何呢

     受寒潮残余势力影响,我国南方大部气温回升缓慢,持续阴天寡照,部分地区有4-5级偏北风,寒冷天气明显。预计26日夜间至28日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以及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江苏中南部、安徽东部、上海、浙江中东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左右,其中贵州中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可达7℃。华南沿海地区偏北风有4-6级,阵风7-8级。中央气象局专家指出,此次寒潮一开始就大举南下,在北方没有遭遇明显的暖湿气流交汇,所以降雪就相对弱些,过程也不明显。

    但是冷空气压到南面后,遭遇静止锋,冷空气在下,南面和东面带来的暖湿气流在上爬坡形成对流,凝结成雨,这种配置下容易形成雨雪天气。有变化明显的,也有初雪日相对稳稳当当,不太动弹的。比如乌鲁木齐、兰州、沈阳、哈尔滨、西宁、长春、银川等地,也就是西北、东北两大地区。北方雪难下是因为缺少水汽,但放在西北和东北两地来说,就不一样了。总而言之,水汽条件、暖湿气流抬升条件以及冷空气条件等共同作用,才有了这次南方比北方明显的雨雪过程。

    寒潮降温影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气温回升缓慢仍处于低迷状态,并伴有阴雨天气,造成体感湿冷。公众需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同时应关注低温雨雪天气造成的道路结冰和路面湿滑等不利影响。另外,还需关注海区大风对海域航行的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固港口设施,充分做好防范准备。

第2个回答  2021-12-30
是因为南方的天气比较湿润,空气中含有着大量的水,在遇到了冷空气以后,就会凝结成雪。
第3个回答  2021-12-30
因为这几天南方的天气是非常寒冷的,而且温度也是很低的,并且有很多地方都结冰了,所以本轮寒潮南方降雪比北方的明显。
第4个回答  2021-12-30
这是因为这次的冷空气进入到了南方,导致当地的气温降温非常的明显,当地的天气相对来说比较潮湿,因此导致当地降雪比较明显,空气当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之后凝结成了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