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

如题所述

“劝”这个字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是的,不陌生。这个“劝”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可以说是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了。不、不、不,应该是我们还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开始了吧!所以说这个“劝”字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特别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我们是“劝”,还是“被劝”――“听劝”。

“劝”这个字在汉语中也有释义,其中一种就是‘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这也是本文涉及到的。从字面上讲“劝”这个字的确是对每个人都好,也是为了每个人好。大家在潜意识里也都认为是这样的吗?是的,可以说是大多数、几乎都是这样的。但“劝”真的好吗?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开始“听劝”一直到长大,期间大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劝”。劝我们不要挑食,劝我们不要偷懒,劝我们不要自私,这的确是对我们好。不挑食可以让我们有个健康的身体;不偷懒可以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可以学会独立;不自私可以学会去爱别人,也可以被别人所爱。所以说“劝”真的好吗?好,真的对我们非常好,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在成长期间,“劝”不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长辈、朋友的权利,当然也是我们的权利。在这期间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劝”,大都都是为你好的,也是出自他们对你的爱,为了你能更好的成长。在这期间,你在生活中也会常常用到“劝”,“劝”你的父母、“劝”你的朋友。这也是出自你对他们的爱,也是为了他们好。所以说“劝”真的好吗?好,真的非常好,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劝”这个字当然不止是人的权利,也是“书籍”的权利。书籍就以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的后两句所说的那样借为桥梁,让我们听从‘历史’和‘人’的“劝”,这也是为我们好。从中我们也吸取了经验教训,弥补了我们的不足。所以“劝”真的好吗?好,的确对我们非常好,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劝”真的对我们非常好,它让我们学会了去爱与被爱;让我们弥补了不足,少走了弯路;也让我们学会了独自行走,穿行在茫茫人海中。但“劝”真的好吗?

我们从出生到死去都是生活在“劝”与“被劝”中的,正如前文所讲的,它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它不仅仅有你父母、长辈和朋友的“劝”,也有与你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劝”,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纠正你的错误,以“爱”的名义为你指导前路。当然也有你自己的,用“爱”的名义为他人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最开始遇到的“劝”我们都是全盘接收的,不管它来自哪里,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暂且说都是吧!因为我们需要成长,需要对这个社会的认知,需要建立自己的三观以及原则,所以我们从中汲取营养,供自己发育长大。慢慢的我们有了自己的一套标准,我们也学会了去“劝”,也为他人提供成长的养料,也去传播我们无私的“爱”。这好像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吧!一代一代的传承,默默的遵守着这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这真的好吗?

我回想起我所经历的种种,包括我身边发生的以及听到的种种,“劝”真的不好。“劝”是可以的,我说的是建议那种,但不要想着把自己的思想按到别人的头上,要是别人“不听劝”,你就会对他失望,有些还会打击(有点落井下石的嫌疑)。社会不乏这种以“爱”为名义的“劝”,实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和成就感(普遍现象)。我也承认自己也有过这种行为。

就说我的一个朋友吧!我跟他是初一就认识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开朗,而且有些见地的人,当时我都认为他就算只有高中毕业也是能混出个样子的。可是几年没见,他怎么就变得沉默寡言,而且少了他本该有活力,活像一具行尸走肉,从眼中看不到丝毫的亮光。与他的几次见面相谈中,了解到了他这几年的遭遇,真的为他唏嘘不已。

他的几次人生中的几次打击,都源于这种“爱”的“劝”,也断送了他几次有好的发展机会,再加上家人的种种对他的不理解,可以说是抑郁成疾,失去了对未来的种种希望。

他第一次跟家人提出要独自外出工作,可是家人不同意硬是把他塞进了工厂做普工。其实他那份工作是他朋友亲戚介绍的,可以去学个手艺,还可以公司保送进修,不仅学历可以提高,关键是有手艺在吃饭不是问题。但是他的另一个朋友去了,结果就是一年后人家被保送大学深造去了,而他还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小厂普工(其实就是小作坊,另外他还有个大学梦)。

后又有朋友相约做淘宝,这次也是惨遭滑铁卢,随后听闻人家混得风生水起,他却是一家面包店的学徒工。(其他几次暂且不表)

这林林总总的几次打击,都是那“劝”的功劳。虽然这列举他的两次不详经历,会让读者觉得我有失偏颇,但他也有几次尝试去沟通的,他家人却拒绝沟通,仍以自以为的“劝”把他推走。后又以开实体店才是正道为由,拒绝他多次谋出路的想法。(关键是家里提供不了资金,自己也没资金来源)这一次次的以“劝”正途和拒绝沟通,难道就是“劝”好吗?

这期间跟他有接触的朋友都“劝”他想开点,也列举了种种大道理,但也无法挽回。其中就有以“爱”为名的“劝”,多次无效后就置他于不顾,有时还调侃他的痛处。虽说就算是朋友没义务为他做任何事吧!但也不能落井下石。等我见到他时,而我只能作为他的倾诉对象。这“劝”真的好吗?

也有听说“劝”的支离破碎的,难言其中关键,只知是“劝”其于某人一样,难挡压力而轻生。

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也都有自己的一条黄河,也都有自己的一堵南墙,也都有自己的一道坎。不要自认为自己的理解就是对的;也不要把别人拉到自己认为的黄河边上推他过河;也不要想着为别人拆了自己纸糊的南墙,它就没了;不要带着别人跨过了门坎就认为那道坎没了。所以请不要想象,不要“爱”的“劝”,好吗?

(各位简友,我才疏学浅,只能这样了,多多包涵,以后有机会在修改修改。)



劝,是爱

是父母温暖的话语

劝,是爱

是长辈殷切的期待

劝,是爱

是朋友真诚的情谊

劝,是累

是父母不解的眼光

劝,是累

是长辈失望的叹息

劝,是累

是朋友离去的背影

劝,是爱

是最沉重的爱

劝,是累

是最难懂的累

这爱,这累

是如此的难以承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