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来形容为什么有的人自己做不到却非要别人这样

如题所述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你自己做不到的事,就别要求别人去做到。

《圣经》中也说过: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你,你们就怎样对待别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将心比心,才能互真心,如果只想收获,不想付出,那么真的是想多了,需要醒醒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经有位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的人问一位智者,他该怎么去维持好的人际头条?

智者回答说: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

年轻人仔细琢磨后,终于醒悟原来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谓把别人当成自己,就是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包容别人。更直白来说就是四个字:换位思考。

而中国自古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凡事要求别人做之前,先考虑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强制要求别人做到,不仅有点无稽之谈,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生活中很多矛盾和争吵都源于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类似“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你怎么这么不体贴?你怎么如此的不感恩?”这些都是从自己立场出发的诉求,所以很多时候无法相互懂得和理解对方。

事实上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没有谁比谁更轻松。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所处的立场不同罢了。

这就要求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先付出什么!想让别人怎么对你,也要怎么对别人。

为什么说将心比心,才能互换真心

大部分人都有着“嫉恶如仇”的性格,表现在别人对你好,你也愿意对别人好,但别人如果坑了你,那么在你的心里也一定有留下阴影,然后变成心头的一根刺。

我曾经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可谓是对她好到掏心掏肺,然而最后发现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被“坑”了,然后我们的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

这也说明:任何一方如果只想着自己,不为别人考虑的人,不管掩饰得有多完美,理由有多充分,最终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也无法回到过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每个人无非是想付出了有收获,倾注的心血不被辜负,所以说无论托付的年华也罢,心心念念的感情也罢,最终心愿无非是为了“不让真心喂了狗”。换句话说没有人真傻,只不过装傻而已,或者有时候只是看透不说透,方便“日后好相见”。

一旦有人心怀叵测或者勾心斗角的耍小聪明,最终的结果不过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如果不想付出还想得到,不付真心还要真心,是不太实现的梦境。

所以想得到别人的真心,请先付出自己的真心,用真诚、坦诚、坦荡去换取彼此的真心,因为独角戏没几个人喜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3
你不懂她,在她转身说分手时,你没有留住她。后来她想明白了,你只会看到她的表象,却没真正了解她,关心她,站在她的立场看你们的问题,她明白你的为人了。带着遗憾与不甘心,现在的她还是希望你能够理解
第2个回答  2018-02-23
宽于己而苛于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